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侵入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69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侵入岩
分类号:
P588.12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侵入岩的情况。其中包括燕山早期侵入岩、燕山晚期侵入岩、期次不明的侵入岩等。
关键词:
惠安县
地质
侵入岩
内容
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在境内表现极为强烈,期次多、分布广泛,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5%。岩性种类多达十余种,其中以燕山早期混合(二长)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的中细粒花岗岩等中酸、酸性岩类为主,中性岩次之,基性岩极少。其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多呈北东向展布。
一、燕山早期侵入岩
境内有第一次侵入的二长花岗岩、第二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第三次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和次第不明的混合花岗岩、混合花岗闪长岩、混合二长花岗岩等,岩石均为全晶质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石质坚硬。其中以第一次侵入的二长花岗岩(主要岩体为“惠安岩体”)的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涂岭、黄塘、洛阳等福厦公路西侧的广大地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约占惠安山地面积的2/3。
惠安岩体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相变发育,其结构与构造在地域分布上有一定差异:北西侧为浅肉红色细一中细粒花岗岩,呈致密块状,局部似斑状结构;中部和东南部则过渡为灰白色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微片麻状中粒二长花岗岩,似斑状结构。岩体内岩脉发育,主要有细粒花岗岩、闪长岩、花岗斑岩、辉绿岩、细晶岩、伟品岩和石英脉等。矿物成分为钾长石(30%~35%)、斜长石(35%~40%)、石英(25%~30%)、黑云母(5%)及少量角闪石等组成。
二、燕山晚期侵入岩
境内有第一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第二次侵入的含黑云母花岗岩等。其中以第二次侵入的含黑云母花岗岩(主要岩体为“后曾岩体”)分布面积最大,方圆约50平方公里,主要出露在张坂大部及螺阳大坪山一带。
后曾岩体的岩性单一,相对不发育,以浅肉红色—肉红色中细粒花岗岩为主,呈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偶见钾长石、斜长石似斑晶。岩脉发育,主要有花岗斑岩、细粒花岗岩、细晶岩、闪长玢岩、二长花岗斑岩、闪长岩和石英脉等。矿物成分有钾长石(50%~55%)、斜长石(20%~25%)、石英(20%~25%)和黑云母(3%~5%)等。
三、期次不明的侵入岩
多沿断裂分布,主要有花岗斑岩、辉长岩等岩脉。如山霞、涂寨的花岗斑岩脉,净峰青兰山的辉长岩瘤,螺阳盘龙、黄塘玉昌湖和山霞东坑的辉绿岩脉,山腰后张的辉长岩墙及涂岭福厦路东的花岗岩脉等。岩石呈暗灰黑—暗灰绿色。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燕山早期侵入岩
相关专题
燕山晚期侵入岩
相关专题
期次不明的侵入岩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