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34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2
页码: 497-49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永春县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历史发展及相关情况。在工商行政管理方面,该县在不同时期设立了相关机构协助政府管理工商工作,并注册了多个商标。在经济合同方面,成立了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来处理合同纠纷。在市场管理方面,组织了集市贸易并打击了投机倒把行为。
关键词: 永春县 商业 工商行政管理

内容

历代工商行政由州县官员兼司,不设专门机构。民国2年(1913)在五里街翁公祠建立县商会,协助政府管理工商工作。民国32年,按10大行业分别组织同业公会,在蓬壶、达埔,湖洋、城关等地设商会事务所。
  1950年由工商科管理工商行政。1960年设立工商行政管理科,专管工商行政。1964年设一都、锦斗、玉坑,蓬壶、达埔、五里街、城关、蛄山、东平、湖洋10个市场管理委员会,1981年改为工商行政管理所,同时增设下洋管理所。
  第一节 企业登记
  私营工商业1956年改造为公私合营营和合作企业。个体商贩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绝大部分并入当地供销社。1959年至1962年两次调整商业体制,划出部分人员有的并入合作商店(组),有的下放农村.1965年清理整顿,有1600多户登记发证。到年底,全县有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和社队办工裔业289户,生产经营单位550个,人员2524人。“文革”期间,个体工业、商贩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到1978年仅存223户。1979年准许城镇待业青年自营个体工商业,1982年规定城镇居民,农村社员均可申请营业执照,从事手工、商业、饮食、服务,修理、建筑、运输等行业。1987年底,全县有工商企业9871个,从业人员37240人,其中国营224个10544人,集体1651个12121人,个体有证7996个14575人。
  第二节 商标
  民国时期本县使用的商标,有“骆驼牌”九仙山神粬,“蔷庆兰”神香,“李和元”养脾散等。1977年实行商标管理.1979年1月至1985年底,有11个工商企业注册16个商标。如县果品食杂公司漳州芦柑批号128543,县工艺美术厂迎春牌漆篮233708号,北硿华侨茶厂松鹤牌乌龙茶179933号,汉口大蚯路向阳牌卫生香128539号,县医药公司春药牌养脾散128538号。还有县塑料厂冲浪浮球,县日用制品社玫瑰牌和回春牌卫生香,向阳牌和松鹤牌蚊香,县酿造厂桃溪牌香醋和水仙花牌老醋,达埔达中牡丹牌卫生香,东平大榜桃源牌面线,县医药公司鹭江牌养脾散,县科委实验厂天马山牌玫瑰茄冲荆和乌梅冲剂等等。
  第三节 经济合同
  1981年7月,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经济合同股。1984年4月,成立永春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依照法规行使经济合同仲裁权。通过各种会议,办培训班等形式,为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供销人员讲解经济合同的基本知识。1982年至1985年,合同鉴证518份,金额3135万元;合同调解5起,4.94万元,合同仲裁3起,10.26万元,确认无效合同3起,2.8万元。1985年底,全县有97家企业建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97名兼职管理人员。
  第四节 市场管理
  1950年成立永春县市场管理委员会。1964年以来,几度成立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小组)和打击投机倒把领导小组。
  一,组织集市贸易
  1953年开始粮食统购统销,1956年恢复自由市场。1957年a油棉经当地政府宣布统购结束后,剩余产品可少量调剂和买卖,但严格控制一、二类物资。1962年允许一,二类物资完成国家任务后自由买卖。“文革”期间集市贸易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1979年经济政策逐步放宽,允许群众间少量粮油调剂,社员豆制品、粮食复制品可以上市,6月除统购统销物资外,其他农产品允许集体完成交售任务后自销,社队企业工业产品在完成国家计划后可以上市。1980年允许社队远途自销,小商贩可贩运少量农副产品,社员可贩运土特产和鲜活商品,国营和集体企业产品完成国家计划后可持证出售,社员奖售的工业品可持证上市。1983年允许农民长途贩运,可以自产自销,代购代销,零售或批发,个人或联合经营,进城或出县、出省经营。
  二、打击投机倒把
  1953年重点打击破坏国民经济,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抗拒国营领导以及企图搞垮供销社的不法好商,予以取缔、停业、没收、罚款等处理。1957年至1966年主要打击贩卖粮油、猪牛肉、棉布、香烟、糖、化肥、黄金、银元、票证等投机倒把分子。1970年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即打击现行反革命,反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对贩卖木材、粮票,布票、化肥、自行车,手表的给予打击。1971—1978年共处理1941件,其中一般违法1120件、投机倒把821件,分别以批评教育、平价收购、罚款没收处理,严重的法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放宽经济政策,打击投机倒把面缩小。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后,案件曾一度增加,主要是走私汽车、录音机、手表、金银、钢材、水泥、木材、荣油,台湾布,炒买妙卖侨汇券、外汇券等。1980年至1985年共处理771件,属一般违法的265件,属投机倒把的506件(其中万元以上的4件),罚款41.82万元。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