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染织 缝纫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238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染织 缝纫业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3
页码: 376-3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春的染织和缝纫行业。在染织方面,永春土布历史悠久,品种多样,曾被作为贡品,还出口到日本和吕宋等地。民国时期开始生产色织布和针织品,但受到日本货的冲击而停产。1956年,公私合营后建立了永春织布厂,生产五一呢、时美格布等产品。在缝纫方面,永春很早就有了私人经营的印染业和布鞋制造业。民国时期,裁缝师傅开始在永春开设裁缝店,为顾客制作各种款式的服装和布鞋。1954至1958年,缝纫生产合作社(组)开始批量生产劳保工作服。1985年,永春服装厂成立,生产中山装、西装、棉衣等服装。
关键词: 永春县 染织 缝纫业

内容

第一节 染织
  一、织布
  永春土布早就名闻中外。后唐有蕉布十匹作为贡品。明末弘光元年(1645),福建总兵郑芝龙的贡品中有永春布五匹。当时有永春葶布甲于闽中之称。永春葛布以湖洋白云生产的最好,安平(晋江安海)商人曾来永春采购,运销江南、太仓、温台等地。永春布还出口日本。清乾隆年间,永春布是销往吕宋的主要商品。永春土布的品种有黄麻布、青麻布、苧布、花夏布、葛布,棉布等。
  民国元年至19年(1912—1930)一些商人合股在街尾,大路头等处设厂,采用漳州、福州的改良木织机生产色织布,销售德化、大田。后因日本货充斥,于民国20年停产。抗日战争期间,永春归侨合作社在街尾设纺织工场,生产草绿色棉布,漂白夏布,自染黄斜纹布。抗日胜利后被进口的美国布挤倒。
  民国28年,菲律宾归侨黄振焕将其在晋江东石开设的利群织布厂铁木织布机二三十台运回卿园,利用一座旧屋创办纺织厂,生产土线呢、花仔格布等,畅销安溪、南安、德化、大田和本县,后因原料不继而停产。37年,归侨李尧南回原籍达埔狮峰定居后,征得黄振焕家属同意,租借这些织布机,在达埔狮峰李家楼房开设裕昇织布厂。
  1956年,裕昇织布厂公私合营,李尧南等8人投资2610元,厂址由达埔迁至五里街吴厝桥头。全厂有员工38人,主要生产五一呢、时美格布等,年产量7.7万米,产值5.5万元。1959年,更名为国营永春织布厂,再迁至五里街西安路(民生路),1963年迁到桃城桃源路。1972年,该厂安装了电动织布机26台和攒线机,造筒机、络经机、络纬机、脱水机等配套机械设备。
  1985年迁进留安新厂房,同时又增添16台较先进的织布机和自动络纬机等设备,共有职工58人,固定资产38.55万元。1987年产棉布47.07万米,总产值33.5万元。
  该厂的主要产品有蚊帐布、线呢、白布(平布),背巾、纯棉织物、化纤涤粘中长布等,产品销往县内外。
  二,针织品
  民国元年至19年(1912—1930),街尾,大路头等织布厂生产过背心和袜子等。抗日战争时期,永春归侨合作社也曾生产过小毛巾。
  1958—1960年,永春纺织厂曾生产汗衣,背心和袜子。1987年,桃城,五里街有私人引进机械生产针织冬衣、背心、袜子,毛巾等产品。
  三、染布
  本县很早就有私人经营印染业(主要染布),有开铺设店的,也有肩桃下乡上门为群众染布、染衣服的。
  1955年,全县有28户35人经营印染业,年总产值7.6万元。永春纺织厂创办后,统一经营印染业。
  第二节 缝纫
  一、服装
  清代以前,永春民众穿着的衣服,基本是民间自织的夏布、棉布,染成青色、黑色或棕色,自裁自制各种款式的汉装。
  民国12年(1923)开始,福州几户裁缝师傅先后来永春城关和五里街开设三山、建新,振华、艺新等裁缝店,用脚踏缝纫机(针车)为顾客缝制服装。款式有汉装、中山装、西装、旗袍,圆襟布钮衣、裙子和童子军装。
  1954至1958年,城关、五里街、湖洋的裁缝个体户,先后成立缝纫生产合作社(组),接受县百货公司来料加工,批量生产大、中,小号规格的男女劳保工作服。19年并社合厂,组成永春服装厂,为客户来料加工服装,也加工成衣出售。服装款式有中山装,西装、棉衣等。1985年,该厂有职工26人,生产服装8100件,产值12.09万元。
  1985年7月,县粉末冶金厂与浙江省个体服装专业户在达埔合资创办永春工艺服装厂,承包服装制作业务。
  二、布鞋
  民国期间,南安有3户布鞋匠来永春城关、五里街开铺设店,经营布鞋业务,用牛皮、旧轮胎做鞋底,制成各式男女布鞋。
  1977年,永春塑料厂将改性聚苯乙烯交联发泡塑料做鞋底,制成轻质布鞋。它保暖防冻,穿着轻便舒服。1978年以后,该厂对轻质布鞋的体型反复进行改革,生产出坡跟,高服、半高服、平底等各式布鞋,式样新颖,色泽鲜艳.还生产注塑式女高跟布鞋、男女棉鞋、演戏用长统靴等8个品种26个花色规格的布鞋.1985年,塑料厂有制鞋工人近百名,制鞋设备80多台,产鞋9.29万双(最高产量为1980年53.58万双)。
  永春从1956年至1987年生产各种布鞋208.1万双,产品销往北京、上海、东北等地和本省22个县市。1980至1981年还出口布鞋5.79万双。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