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交通运输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20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交通运输业
分类号: F512.757
页数: 1
页码: 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春县乡镇交通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车船运输和搬运等方面。1970年后,社队运输逐渐向动力发展,购置汽车和拖拉机等运输工具。1985年,全县有乡镇办交通运输企业11个,村办15个,社员合营20个,其他形式1个,个体运输专业户1200多个,总收入1000多万元。
关键词: 永春县 乡镇企业 交通运输业

内容

1987年,全县乡镇交通企业419个,职工944人,运辅量45.76万吨,总收入572.5万元,税收15万元,利润81万元.其中~都有交通运输企业14个,收入50万元,横口3个,收入28万元;坑仔口2个,收入20万元,玉斗1个,收入1万元,桂洋86个,收入34.4万元,锦斗10个,收入9万元;呈祥1个,收入0.6万元;苏坑8个,收入18.4万元,蓬壶2个,收入2.2万元,达埔162个,收入121.7万元,吾峰1个,收入0.8万元,介福23个,收入10.7万元.五里街15个,收入77.5万元,东平14个,收入146万元,岵山72个,牧入47万元;仙夹3个,收入1.7万元:湖洋2个,.收入3.5万元。
  一、车船运输
  1970年以后,社队运输逐渐由原来的人力向动力发展。1972年,一都,横口,下洋,坑仔口等公社开始购置2.5吨位福建牌汽车,从事运输.1973年,全县社队有汽车10多辆,手扶拖拉机30多台,主要运载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竹木制品等物资,对外营业性的运输很少。
  1978年,有社办交通运辅企业10个,大队办运输企业90个,拥有汽车20辆,拖拉机90辆从业人员310人,总收入65万元(其中公社40万元,大队25万元)。但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大多数的运输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的汽车、拖拉机折价卖给个体户经营。1979年,社队交通企业只剩社办11个,大队办24个,从业人员113人,总收入39.9万元。1980年以后,公社办的交通企业比较稳定,而大队办的仍不稳定.至1985年,全县有乡镇办交通运输企业11个,村办15个,社员合营20个,其他形式1个,个体运输专业户1200多个,总收入1000多万元。
  二、搬运
  1959年,全县有一都、横口、坑仔口、五里街、城关等5个搬运站,职工80人。至1985年,先后增加华岩、福德、姜埕、桃溪、玉斗等站,有职工45人。主要从事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竹木制品的装卸,搬运全县搬运站的搬运价格,由交通部门统一规定,采取按劳取酬的工资形式.除上缴乡、村一定的管理费用外,归个人所有。工人月工资一般在160~200元左右。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