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蓬壶三角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0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蓬壶三角街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166-1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蓬壶三角街是永春县西部交通和贸易中心,集市以土产山货交易为主,街道两侧为统一规格的楼房,交通方便,有不同用途的建设用地和设施。
关键词: 永春县城 商业价值 蓬壶三角街

内容

蓬壶三角街(原旧街叫董前街),距离县城26公里,是本县西部交通、贸易中心。逢墟过节,邻近乡、村和县内外商版,云集此地,人数之多,居全县墟市首位。集市交易以土产山货为主,有批发,有零咨,购销两旺。
  三角街兴建于民国19年(1930),两侧为店铺式楼房,全长350米,街道宽10米,路面原为土路,1982年铺设水泥,分三叉,一名蓬锦路可通锦斗,~名蘧苏路可通苏坑,一名蓬达路可通达埔至县城,另有通八乡、观山的乡村公路,为永春内外半县和通德化、漳平的枢纽,交通方便。
  三角街两侧楼房,前平后齐,转角互相对应,规格统一。楼房为土木绪构,高二层或二层半,建筑用地10多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左右。
  街道一带有乡行政和企事业管理机构,建筑用地3923平方米,建筑面积7033平方米;文教卫生设施占地103.96亩,建筑用地31891平方米,建筑面积37031平方米,商业服务设施占地4.81亩,建筑用地2829平方米,建筑面积3846平方米。生产性建设占地59.65亩,建筑用地8672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87平方米,仓库用地4.99亩;住宅用地312.04亩,水、电设施,用电虽有马跳等电站,但电力不足,由县并网供应。饮水大部分为井水,少数单位用水泵抽水。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