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溪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0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主要溪流
分类号: P641.7
页数: 3
页码: 127-1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永春县的主要溪流,包括桃溪、一都溪、坑仔口溪和湖洋溪的流域面积、长度、坡降等水文特征,以及它们的发源地和主要支流。这些溪流在永春县的地理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
关键词: 水文特征 地下水 永春县

内容

永春主要溪流有四桃溪、湖洋溪、一都溪、坑仔口溪,年总径流量15—18亿立方米。桃溪、湖洋溪汇于东关桥下四五十米处,流入山美水库。一都溪,坑仔口溪汇于安溪县剑斗。水眷山丘起伏,海拔高度差悬殊,大小溪流蜿挺于丛山峻岭之间,溪床坡降一般在0.5—2.0%之间,水力资源丰富(详见小水电志)。
  一、桃溪
  桃溪发源于雪山南蔫的珍卿尖,流经锦斗、呈祥、蓬壶、达埔、石鼓,五里街、桃城、东平等8个乡镇,出东关入山美水库为晋江东溪,全长61.75公里。主流自珍卿村口拱桥至东关出县境长48公里。流域面积476平方公里,溪流面积5208亩,流域平均坡度为25%,溪床坡降平均为0.62%(至水文站),溪床最宽处百米以上。历史上舟揖可通至石鼓潭,1958年仍可通至儒林的义烈祠后.以后水土濂失严重(1982年流沙童为37.8万吨),溪道淤积,成为浅滩沙溪。
  桃溪是永春的主溪,汇集支流较多。在锦斗乡汇洪内溪;在呈祥乡柴桥头汇呈祥溪,经龙潭出马眺至蓬壶,北有都溪,东北有壶东溪,折向南到壶口桥,西有西昌小坑,东有苏坂小坑,至芹山前折向西沈至孔里宫,有高丽溪来会,转南绕芹山至达埔坪尾,有路尾坑,至玉树垄有竹下坑,转东南经神潮至桥头宫一带,西有延清溪、达理溪,东有源于百丈岩的汉口坑.再向东流至洋角尾,南有源于舟山的袱溪,北有东园坑,绕溪尾山向北再斜转东北.经袱江至社山,有北来的田中坑、打石坑、磁灶坑、山前坑等水会合,此后转东南流到西安桥上下,汇合石鼓溪、高垄溪,溪面进一步展宽,经五里街、桃城,北有源于大’山诸小坑,东有龙蛟沙小坑,南有德风溪,花石溪;至双鱼山下转东北行,再折向东南绕花石山、水口山入东平,有彭溪、磨刀坑、罗洋坑、芹坑诸水来会’流至东关桥下,汇湖洋溪过马甲等滩出县境。
  桃溪比较大的支流有四.
  壶东溪,发源于苏坑乡马鞍与德化交界处,全长13.75公里,流经熙里、东星、溪园、魁都、汤城、壶中,在双溪口与挑溪汇合。
  延清溪,发源于蓬壶乡联星村,全长8公里,流经溪源、前峰、蓬莱、建国,在新琼与桃溪汇合。
  达理溪,发源于乌石、达山,全长10公里,流经达理、达中、金星,在桥头宫与挑澳汇合。
  高垄溪,有两个发W、地:吾顶、玳瑁山。源于吾顶的全长11.5公里,流经梅林、后垄、吾西,吾中、枣岭、高垄、埔头、社山、西安,在西安桥下与桃溪相会。源于袱瑁山西面的全长4.5公里,经蒋溪、吾吾边、吾东,在高垄村相汇合a
  桃溪属中——老年期澳流,表现盆地河流,形成蛇曲。附城区的原河道曾从现在的县农场沿挑星、挑场至农科所,折北东经义烈祠北向东流(经县体育场北面),经过多次洪水灾害而逐渐改道为现溪流形状(见永春水系分布图中的虚线示意)。
  二、一都澡
  一都溪发源于一都乡仙友村的任田,全长33.7公里,主流长23.1公里,在县境内流域面积390平方公里,溪流面积1896亩。全流城都是森林茂密地带,复盖良好。a岸大都是峡谷,溪床陡峻,坡降为1.4%。
  一都溪从任田向东南流经仙友,汇西来的仙友坑,至中坂会三村溪,至溪尾南有溪尾坑,北有黄田溪,经龙较厅至下口坡与安澳的尾澳汇合,后转向东北至三岭,纳北面大坂澳后又转东南,经福德头向东流至横口与大攒澳会合后入安溪小攮。
  大横溪是一都溪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曲斗乡大横村的袋坑,全长24.4公里,主流长13.4公里,流域面积148平方公里,溪流面积842亩,溪床坡降一般为1—2%。流域内有茂密森林复盖。1960年以前,终年可畅通木排。大横澳经大横凤山洋与含春溪相会,向东南经溪塔纳西坑溪,转南绕西至长厅再向西南至横口入一都澳。
  三、坑仔口溪
  坑仔口溪源头有二,一在桂洋乡歧山,一在下洋镇涂山,于坑仔口乡的洞口相汇合,全长30.3公里,主流长21.7公里,县境内流城面积为290平方公里,溪流面积为1076.71亩。x床多岩石,坡降一般为0.66%。
  源于歧山的流向西南,在桂洋乡内东有文太溪、新岭坑,北有茂春溪,源于涂山的流向东南,在磨刀坑纳上姚溪。二源汇合后南向经玉西,魁斗,东有诗元坑、玉斗澳,西有福地澳来会。从魁斗开始转向西南进入安澳剑斗。
  四、湖洋溪
  湖洋溪发源于德化县境内,由双坑入永春,全长(包括在德化部分)32.1公里,从蓬莱村双溪口至东关桥长21.3公里,流域面积为416平方公里(永春境内207平方公里,河流面积为983亩)。沿溪两岸多岩石,溪床坡降为0.65%。
  湖洋溪在湖洋乡境内,东有双港坑,玉柱溪和桃美坑,西有锦溪、介福溪、吴岭坑、姜仑坑;进入东平乡转向东南到内外碧之间再折向西南,北有上坂溪,东北汇外山溪;至东关桥下与桃溪汇合。
  湖洋溪主要支流有三:
  锦溪,源于德化县境内冷水坑,全长9.5公里,在清白大桥上流入湖洋溪。
  介福溪,又名仙溪,m于介福乡龙津村,全长16.5公里,流至龙山入湖洋溪。
  外山溪,又名墘溪,源于白云、石厝,全长16.7公里,流经外山乡,有福溪、草洋坑诸水来会,经碧卿林场至外碧流入湖洋溪。
  此外,还有小姑溪,发源于龙阁,全长13.1公里,入虎腔口水库经硌溪、塘溪、铺上、铺下、南石等村,出长潭桥流入南安县境。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