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035
颗粒名称: 第十章 大事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36
页码: 377-396
摘要: 本文是晋江市自唐代至2000以来的大事纪录。
关键词: 晋江市 大事记 史志

内容


  开元六年(718) 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奏请置县。乃析南安东南地置县,新县地临晋江,以江名县。县治设泉州城内,州县同治。
  开元年间(713~741) 晋江沿海一带民众竟率出洋,泛舟经商,成为晋江人出国侨居的萌芽。
  青阳有蔡氏五兄弟,开设饮食店五间以方便旅人,青阳始有“五店市”别称。
  贞元八年(792) 潘湖人欧阳詹中进士第二名,为泉州中进士第一人。
  五代
  后梁贞明四年(918) 陈逖中进士第一名,为泉州第一个状元。
  后唐天成二年(927) 黄仁颖中进士第一名(状元)。
  南唐后主乾德元年(963) 受南唐后主封为泉州观察使的陈洪进建陈埭。
  北宋
  开宝年间(968~975) 唐安金藏之后裔安连济定居湾海,后易湾为安,遂称安海,又别称安平。
  太平兴国六年(981) 析县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
  端拱二年(989)曾会中进士第二名(榜眼),后其弟曾愈、子公度、公亮、公奭、公定均先后中进士,世称“一门六进士”。
  嘉祐年间(1056~1063) 泉州知州蔡襄为龟湖制定塘规,以利护塘,环湖万余亩农田得以灌溉。
  嘉祐六年(1061) 曾公亮入枢密院为宰相,有“为相十年,台谏无非议”之称。
  熙宁年间(1068~1077) 晋江知县危雍,在三十一、二都沙塘里筑清洋陂,以灌农田,灌溉面积上千顷。
  元祐二年(1087) 泉州设置市舶司,安海渐成对外贸易海口,称安海市。
  南宋
  建炎三年(1129) 12月,南外宗正司从江苏镇江移置泉州,带来罗、绢、纱、绫等新产品及传手织、绣、彩绘、染色、印花等技术。
  建炎四年(1130) 在安海设置石并镇,吏部郎朱松为首任镇官。公余常教化百姓,启迪文风。后其子朱熹数临安海讲学,一时文风大振,故有“二朱过化”之说。
  绍兴六年(1136) 重建湮浦埭水利工程,历3年而成,增筑陡门二为六陡门,并设塘司、陡首管理。
  绍兴八年(1138) 僧祖派始筑安平石桥,未成。至绍兴二十二年(1152)郡守赵令衿续建竣工,历时14年。桥全长2255米,俗称“五里桥”。为中世纪世界最长的石梁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绍兴二十一年(1151) 知州徐嘉以官钱拨给晋江、惠安两署,置盐场专卖营利,禁止民间私贩。
  绍兴三十年(1160) 梁克家廷试第一,状元及第。
  乾道四年(1168) 知州王十朋停止食盐官营专卖,允许盐民贩售。
  乾道七年(1171) 4月间,近千个毗舍耶(今菲律宾群岛)人,从围头、水澳(永宁)登岸,恣行凶暴,残杀乡民无数。知州汪大猷遣兵围击,俘敌400多人,余者皆击毙。
  乾道八年(1172) 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列岛造屋200间,遣将兵近千人分屯,以维护泉州港的海外贸易,确保泉州、澎湖、麻逸(今菲律宾)航线的畅通,为中国政府在台澎地区正式设立戍守机构之始。是年增设水军,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分兵守之,以御海寇。
  庆元五年(1199) 曾一龙高中状元,宁宗视为无双,御笔改赐“从龙”。
  嘉定四年(1211) 知州邹应龙因士民之请,命通判朱在(朱熹子)于安海镇西主持筑建“石井书院”,规模相当于州县学宫。并绘朱松、朱熹画像奉祀于尊德堂。
  嘉定九年(1216) 岱山南天寺僧守静募镌如来、弥陀、势
  至3尊佛像于石上,佛高各6米。
  嘉定年间(1208~1224) 知州真德秀于永宁石湖造军房50所,额管325人。
  嘉定十一年(1218) 在围头澳置宝盖寨,从宝林移120人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
  嘉定十六年(1223) 是年会试,泉州中进士30人,其中正科23人、特奏名7人,全部是晋江人。
  元
  至元二十七年(1290) 是年前后,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泉州路晋江县。
  至元二十九年(1292) 元军从晋江县后渚港开航,出征爪哇,晋江县不少船工、水手被征入役。
  (后)至元五年(1339) 华表山草庵(摩尼教遗址)改草构为石筑,并就崖壁浮雕摩尼光佛像。
  至正十四年(1354) 晋江大旱,种不入土,谷粒无收,人竟相食。
  至正二十二年(1362) 泉州市舶司提举那兀纳叛据泉州,掳掠百姓,勒索财物。县尉刘益捐家财赎出百姓甚众。
  至正年间(1341~1368) 安海东、西两海湾围筑成埭,客舟不通,监镇遂废,石泉门巡检司移于镇廨。
  明
  洪武三年(1370) 夏,倭寇乘数十艘船,从蚶江登陆,在
  沿海一带烧杀掠夺。
  洪武二十年(1387) 明政府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徙其民于晋江。
  江夏侯周德兴入福建,于晋江建福全所城。二十七年改永宁水寨为永宁卫,先后又建祥芝、深沪、围头司城,以防倭寇。
  永乐十五年(1417)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船队途经晋江沿海,稍事停留。许多晋江人受雇为资助长、船工等,还有不少随船队去南洋经商。
  正统十三年(1448) 汀州邓茂七农民起义军由安溪进攻入晋江,在古陵坡(今磁灶镇)与泉州知府熊尚初率领的官军遭遇,大败官兵,活捉、处死熊尚初等人,后因官军援兵蜂拥而至,遂离去。
  正德十二年(1517) 泉州大疫。
  嘉靖三十一年(1552) 三月间,日本商船数十艘直抵围头、白沙等处停泊。各地商民云集,遂成市肆。起初双方平等交易,后日人渐见侵夺,甚至劫掠烧杀。同年,海寇攻安平,舟入水陆溪,为当地军民所驱逐。
  嘉靖三十六年(1557) 晋江知县卢仲佃主持建筑安海城。三十七年城落成。卢仲佃同时修葺深沪、乌浔二巡城垣。
  嘉靖三十七年(1558) 四月,倭寇400多人从长坑头登岸,由龟湖突至安平市,杀掠数日乃去。
  嘉靖四十年(1561) 元月,倭寇抢劫屿头、沙塘、陈坑、石菌等地。分巡佥事万民英募兵出击,与寇大战于石菌。官军大败,死者500多人。倭寇复焚掠青阳等地。
  嘉靖四十一年(1562) 二月,倭寇侵犯永宁卫,大掠数日而去。
  嘉靖四十二年(1563) 复设澎湖巡检司,派兵驻守。
  嘉靖四十三年(1564) 春,倭寇攻安海,三日不克,闻戚
  继光兵至,遂逃窜漳州。
  隆庆四年(1570) 是年乡试,晋江县中试39人,占全省中举133人的37%,占泉州府的67%。
  隆庆年间(1567~1572) 吕宋(今菲律宾)开洋,募华人为市。安海商人李寓西、陈斗岩首航往吕宋贸易,获巨利归。安海附近一带民众多从而趋之,不少人长期留居,有的与当地人通婚。
  万历八年(1580) 知县彭国光主持丈田,查出隐瞒田地1480顷。
  万历十四年(1586) 是年会试,晋江中进士16人,占全省的41%,占泉州府的76%,其中杨道宾为第二名、黄汝良为会魁。
  万历二十二年(1594) 甘薯苗由吕宋传入,渐次成为晋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万历三十五年(1607) 正月,地震,门户摇动有声。
  是年,泉州府通判署移驻安海,殷光彦为首驻安海通判。
  万历四十七年(1619) 青阳庄际昌会试、殿试蝉联第一。
  天启五年(1625) 县人云南按察司佥事龚云致捐资修葺洑田塘。状元庄际昌为记。
  崇祯元年(1628) 郑芝龙受抚后,在安海桥西铺营建豪华府第,并开凿西河沟,小船直通府第。安海即成为郑芝龙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
  崇祯初年(1628~1631) 闽南一带大旱,郑芝龙“招饥民数万”移居台湾,令其垦荒耕种。
  崇祯三年(1630) 十月,郑芝龙从日本接回7岁的长子郑成功到安海,“延师授学”。
  崇祯十三年(1640) 澳门商贸萧条,郑芝龙从广东、澳门召回织工2150人,在安海一带就业。
  清
  顺治三年(1646) 四月,郑芝龙尽撤水军回安海。十一月十五日北上福州降清。十二月,郑成功从金门回安海,在安海整顿船只招集乡兵。安海遂成为郑成功抗清复明的基地。
  顺治四年(1647) 二月,清兵突袭安海。郑成功母翁氏“拔剑破腹而死”。清军大肆淫掠,直至郑成功回师救援,始退回泉州。八月,郑成功、郑鸿逵会兵从安海进攻泉州,围城月余不克。
  顺治十一年(1654) 九月十七日,清政府派内院学士叶文格、理事官阿山为特使,到安海与郑成功谈判,历经数日,谈判破裂。
  顺治十二年(1655) 六月,郑成功令全师退守金门、厦门。撤退时,毁其居第,坠其镇城。渡金、厦两岛居住。
  顺治十三年(1656) 四月,清军进入安海,安平港再次遭到严重破坏,从此废弃闭绝近30年。
  顺治十八年(1661) 春,清政府颁布迁界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30里,违者处死,沿海一带夷为废墟。
  五月,郑成功招沿海不愿内迁的民众数十万人,扩充军队。
  康熙三年(1664) 8月16日,荷兰兵舰10艘,番兵千余人抵安海。拟于九月二十日联合清军攻澎湖。
  康熙十八年(1679) 九月,清军数千人攻东石,寨破,兵民死者无数。
  康熙二十二年(1683)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晋江人)攻下台湾,倡设郡县防守。
  康熙二十三年(1684) 驻军都督在安海建民房数百间,安
  海复苏。
  雍正四年(1726) 苏禄国王巴达尔·乌德·丁一世委任龚廷彩为正使,率官员10余人到中国访问,八月二十二日抵达晋江日湖湾(石湖)。
  乾隆三十年(1765) 知县方鼎、县人朱升元修纂《晋江县志》,刊行于世。
  乾隆四十八年(1783) 正式开辟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
  道光初年(1821~1822) 沿海一带乡村制订乡规民约,严禁贩卖鸦片。
  道光十年(1830) 知县胡之■主持、县人周学曾等纂修《晋江县志》,未付梓。(1989年1月,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出版)。
  道光十六年(1836) 贩卖鸦片船4艘,为衙口乡民焚毁。
  道光二十年(1840) 英军侵犯厦门。晋江县沿海一带举办团练,参加乡丁达数万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 外国轮船始从厦门运载晋江等地“华工”5万多人前往南洋等地。
  咸丰三年(1853) 四月十五日,东石蔡俭等人响应同安小刀会起义,率众数千人攻入安海。八月攻泉州,后失败。
  咸丰八年(1858) 安海民众捣毁英国长老会住所,殴打传教牧师,阻止传教士设堂传教。
  同治十年(1871) 安海洋安郑灶伯、郑贞伯兄弟创办“郑顺荣批馆”,为福建最早的民信局。
  光绪元年(1875) 安海、厦门两地始办小火轮往返航班。
  光绪五年(1879) 基督教会在安海创办铸英小学堂,为晋江最早新式学堂。
  光绪十六年(1890) 晋江钱头吴鲁举进士第一,为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名状元。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春,同盟会福建分会派许卓然到晋江,组建地方组织。
  宣统二年(1910) 晋江、南安两县交界处之陈、蔡两姓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伤数百人。
  宣统三年(1911) 元月,广西革命党派人到安海,协助陈少宝、杨丙等人组织“革命军”。10月下旬,革命党人在县城成立中国同盟会泉州分会。11月7日晚,安海“革命军”及民众2000多人围攻清都司衙、讯防营所,捣毁分县署、厘金局。11月18日上午,同盟分会举行光复典礼。晋江“和平”光复。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夏,各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同校。10月福建暨南局在晋江设立分局,负责处理华侨事务。是年,县衙改为县公署。
  民国2年(1913) 3月,废府存县,晋江县公署驻泉州。夏,国民党总部委派林森到晋江组建地方组织。不久,同盟会、统一共和党等组织并入国民党,成立国民党泉州支部。11月国民党泉州支部解散。是年,革命党人许卓然等创办《新民周报》,为晋江新闻事业的开端。晋江县公署在安海设置县佐。
  民国3年(1914) 6月,福建省设置4道,晋江属厦门道。民国17年道废。
  民国4年(1915) 春,许卓然等以反对“二十一条”为号召,发动“反日倒袁”运动。
  菲律宾马尼拉市议会通过决议,将华侨聚居的“沙其厘谢街”街改为“王彬街”,以纪念晋江华侨王彬。
  民国5年(1916) 青阳庄杰赶、庄杰茂兄弟创办果子加工
  作坊,店号“源和堂”。
  民国6年(1917)晋江县城驻军北军李厚基部马步云一团兵变,杀死平民40人。许卓然组织公众抗议。
  民国7年(1918) 9月3日,靖国军黄孙坚部进驻安海,直至民国9年3月30日撤出。在此期间强征苛捐杂税达1300余万银元。9月6日,北洋军溃退入安海,大肆掠夺洗劫居民585户,抢劫银元62万多元,12名民众被杀害。9月8日离开。
  民国8年(1919) 4月5日,靖国军在安海成立晋南同政务处。4月,旅日华侨陈清机创办闽南泉安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7月动工修筑泉州安海公路,11年通车。5月21日,泉州学生集会游行,响应“五四”爱国运动。6月,各界人士联合召开大会,声援北京、上海的爱国运动。
  民国9年(1920) 3月16日,靖国军第七旅刘汉臣“叛靖投粤”。3月31日晨粤军进驻安海,旋复退出。粤军大肆掠杀,计烧毁房屋200多座,被洗劫民居、商店2000余户,损失157万多元。6人被杀,18人受伤。4月19日,安海同乡会致电孙中山和广州军政府等,要求制止安海驻军抢掠烧杀。4月间,安海民众惊慌,逃往厦门1万余人,散至各地3000多人,留者不到1000人。5月间,安海难民救济会实施救济,民众陆续返乡,重建家园。9月撤销安海县,复归晋江县。
  民国10年(1921) 是年,鼠疫流行,死亡2357人。
  民国11年(1922) 侨办电厂青阳电灯有限公司开业。
  民国12年(1923) 旅菲华侨李清泉等创办泉围汽车公司,修筑石狮至围头公路,全长26公里。
  民国13年(1924) 印尼华侨施渡在龙湖龙园一带组织“天地会”,参加者达数千人。
  民国14年(1925) 6月13日,安海各界举行反帝游行示威,抗议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
  民国15年(1926) 7月5日,孔昭同部围攻龙园村,清剿天地会。11月23日,北伐军张贞部进入泉州,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12月下旬,秦望山主持召开国民党晋江县代表大会,成立临时县党部,并设立区党部。同月,北伐军东路军政治部在泉州成立“兴泉永政治监察署”,负责泉属及莆、仙各县的工农运动。
  民国16年(1927) 1月初,泉州成立中共泉州特别支部。1月上旬,晋江各界民众联合召开国民革命军入闽祝捷大会。欢迎北伐军进驻晋江。春,全县先后成立农民协会。4月1日,安海举行集会示威游行,痛斥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进行文化侵略的罪行。4月10日,国民党晋江县临时党部接管兴泉永政治监察署,解散各乡农民协会,取缔工人运动,实行清党反共,并在南校场召开“拥蒋清党”大会。
  民国17年(1928)春,陈清机等人捐资创办养正中学。
  民国19年(1930)春,共产党员李朝云在砌坑小学举办农民夜校宣传共产主义。冬,成立砌坑农民协会。1931年11月成立中共砌坑支部。
  民国20年(1931) 12月,中共晋南特支成立。是年,晋江县商会成立。
  民国21年(1932)开辟围头至厦门的航线。
  民国22年(1933) 7月,成立中共晋南县委。10月6日,各界民众在县城举行抗日救国大会。
  民国23年(1934)中共晋南县委组建武装队。7月,中共泉州特支并入中共晋南县委。
  民国24年(1935) 3月,在晋南武装队的基础上,扩编为晋南游击大队。从7月~10月,国民党军队三次进犯晋南游击根据地。
  民国26年(1937)中共晋南县委改为中共晋南工委。8月
  初,晋江县各党派联合组织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晋江分会。10月,日军100余人在围头登陆,遭我军民奋力阻击败退。
  民国27年(1938) 5月,中共晋南工委邀请晋南联保主任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组织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同时,成立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撤销晋南工委。
  民国28年(1939)年初,厦门侨务局在围头设立侨务指导处,并设华侨招待所。1月间,雇船接回滞留在厦门出入境的华侨达8000余人。
  民国29年(1940) 7月16日,日本侵略军进犯永宁,大肆烧杀掠夺。
  民国30年(1941) 10月31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许运伙召开秘密会议,突遭国民党税警袭击,为掩护其他同志,许中弹牺牲。11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改为泉州临时工委。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侨汇断绝。
  民国31年(1942) 2月,省侨民紧急救济委员会拨紧急赈款23万元给晋江,救济全县贫苦侨眷29.12万人。是年,县城鼠疫流行。
  民国32年(1943) 3月发生鼠疫,7月继续扩大。10月9日,日机轰炸东石。
  民国33年(1944) 6月间,清濛村侨属郑玉玲等率100多名侨眷向县政府请愿,反对征收困难侨户“免缓役税”,迫使政府下令停征。
  民国34年(1945) 4月,成立中共泉州中心县委。6月12日,由于科任村保长告密,中共闽中特委副书记蔡文焕等9人被国民党军警杀害。8月10日晚8时半,县城各报出号外,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城内、城外民众自发组织庆祝游行,通宵达旦。11月,台湾光复后,商户纷纷赴台。开往台湾的船舶达20余艘。是年,鼠疫流行,全县死者达4408人。
  民国35年(1946) 4月8日,县参议会成立。5月1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侯如海在晋江衙口发动经济斗争,造成县工委骨干刘廷都等6人牺牲。6月,中共闽中特委召开会议,任命许集美为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
  民国36年(1947) 5月11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组织攻打安海镇公所、警察所、邮电局、银行。9月10日,中心县委武工队处决晋江县戡乱委员会主席许文波。
  民国37年(1948) 2月间,晋江县武工队奔袭科任村,处决民团团长、永春县县长吕觉剑及“科任事件”的告密者等5人。6月3日,全县各校师生员工在县城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帝扶植日本。6月28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派4名武工队员,从晋江县监狱中救出5名地下党干部。
  民国38年(1949) 1月间,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召开干部会议,提出进一步严密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4月成立闽浙赣人民游击队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5月1日,晋江游击大队发动晋南万人反清乡斗争取得胜利。5月中共泉州工委(闽西南)成立。6月晋江县工委成立。7月8日,晋江游击大队再次发动沿海群众万人粉碎国民党军警的清乡。8月19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策动国民党325师副师长陈言廉率部起义。8月31日,泉州团队解放县城泉州。9月4日,晋江县全境解放。9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领导叶飞、刘培善主持召开南下干部和闽浙赣、闽粤赣两个系统的中共泉州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会师会议。9月9日,福建省第五地委第一次会议在泉州召开,会上任命张格心为中共晋江县委员会书记,许集美为晋江县人民政府县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日和19日,国民党飞机分别轰炸深沪和围头。
  11月15日,晋江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培元中学召开。
  1950年
  4月开始建立基层民主政权,至1951年元月全部完成。
  11月下旬,开始搞土地改革试点。1951年1月全面开展,至1952年6月结束。
  12月,开始历时3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是年,组织民工参加支前,并参加修建机场。
  是年,开始剿匪、反特,共捕获匪特572人,其中首要分子18人。
  1951年
  1月1日,晋江县各界人民在泉州城举行庆祝1951年元旦及中朝人民抗美战争胜利大会。各界踊跃捐献,9月超额完成认购2架战斗机任务。10月,全县2876名青年报名参军,奔赴朝鲜战场。
  1月,析出县城城关区和第四区的浮桥、王宫等乡村,设立泉州市。4月17日,晋江县政府机关迁驻青阳。
  10月,晋江县老革命根据地代表张家续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
  年底,宣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952年
  2月,在机关内部开展肃反、审干工作。
  秋,在七区雁山乡李增文互助组试办幸福农业生产合作社,为晋江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6月,首次进行基层普选工作,至1954年3月中旬结束。
  7月1日0时,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617633人。
  是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东石潘径布袋戏剧团参加中国人民慰问团,赴朝鲜进行慰问演出。
  1954年
  6月21日~24日,晋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青阳举行。
  8月25日,成立兴建金鸡水利工程指挥部。发动民工万人,建金鸡桥引水工程。1962年11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到晋江考察时,为金鸡水利工程撰文并书《金鸡水利工程记》。
  1955年
  2月,在青阳修建军用机场。
  4月3日,在晋江4582工地上空击落国民党飞机一架。
  7月,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掀起办社高潮。至1956年底,全县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
  9月,晋江县手工业合作社成立。至1956年底,全县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月9日,召开晋江县第一次老区代表座谈会。
  1956年
  5月5日,成立晋江县华侨观光团接待委员会。6月,接待首批印尼华侨回乡观光团。
  5月26日~31日,中共晋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青阳召开。
  9月14日~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江县委员会第
  一次会议在青阳召开。
  是年,全县掀起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至年底,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
  5月,中共晋江县委开展整风运动。9月~10月,在全县开展反右派斗争。
  10月,晋江、南安两县合建的石壁水库完工。
  1958年
  1月8日,全县召开除“四害”(当时指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讲卫生万人誓师大会。
  3月4日~14日,中共晋江县代表会议在青阳召开。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4月1日,《晋江人民报》创刊,7月改为《晋江日报》。1959年又改为《晋江报》。
  10日,全县实行农业社、信用社、供销社、手工业社、运输社五社合一。
  6月8日~11日和25日,中共晋江县委召开“大跃进”动员誓师大会。
  夏,中共晋江县委在县直机关开展“反地方主义”学习,一些地下党干部被错误处理。1963年给予甄别平反。
  8月22日,晋江县第一个人民公社(跃进人民公社,今河市)诞生。9月下旬,实现人民公社化。
  23日开始,晋江沿海民兵配合、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
  是年,全县发动归侨、侨眷“献售”黄金5.1276万两、白银9.3621万两、银元8.3564万元,发动投资人民币3148.35万元。
  1959年
  1月18日,中侨委前线慰问团到晋江县慰问沿海军民。
  3月31日,全国人大、政协视察团到晋江县视察。
  3月,麻疹流行,全县发病率达20.54%。
  10月1日,晋江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安海奠基。
  1960年
  1月,全县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同月组织4万多人开发马坪埔。
  2月,成立接待安置被印尼排华的归侨委员会。至1961年4月,共接待、安置5批3212人。
  6月4日,晋江沿海民兵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严惩台湾国民党“江字号”驱逐舰。
  12月28日~1961年1月9日,县委召开四级扩干会,初步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一些“左”的错误。
  是年,全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受台风、暴雨、海啸等袭击28次83天,干旱210多天。县委组织全县人民大力抗灾和生产自救,大种瓜菜、杂粮,实行“瓜、菜代”。
  1961年
  4月~6月,贯彻党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全县人民公社调整为20个,并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取消公共食堂。压缩、调整工业系统,精减人员、下放干部到农业第一线。
  是年,潘径布袋戏剧团赴罗马参加第二届世界木偶傀儡联欢节,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国务院公布安平桥(五里桥)列为国家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
  1月起,晋江连续干旱76天,金鸡渠断流。
  6月~9月,全县进行紧急战备,防止台湾国民党当局在沿
  海的军事骚扰。金门国民党军队炮击围头。
  是年,调整社队企业,精减职工。
  1963年
  3月间,国家水产部投资创建晋江县紫菜试验场。
  从1962年10月上旬至本年6月中旬,晋江大旱247天,晋江断流7天,120个村群众饮水困难,作物受灾53万亩。
  7月1日~3日,第4号台风袭击晋江,继而特大暴雨,受淹61个村落,农作物被冲毁20万亩,水利设施遭毁坏1.8万多处。
  8月,中共福建省委、晋江地委决定在石狮人民公社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10月~11月,县直机关开展“五反”运动。
  1964年
  6月30日,完成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735859人。
  11月3日~14日,县委召开三级扩大干部会议,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
  是年,晋江县运动员苏振国以总成绩6144分,打破十项全能全国纪录。
  1965年
  是年,恢复县长接待人民群众来访制度。
  是年,全县完成“调整、充实、巩固、提高”八字方针任务,国民经济全面好转。晋江运动员王为培以9分29秒3打破3000米障碍跑全国纪录。
  1966年
  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成立“红卫兵”组织,“停课闹革命”。8月~11月,“红卫兵”进行“革命大串连”。
  1967年
  1月,群众“造反”组织“夺权”,县、社各机关、各部门处于瘫痪状态,党组织也停止活动。
  3月3日~4日,县人武部主持召开“抓革命,促生产”三级干部会议,成立农业生产领导小组。4月3日,举行“坚决打倒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誓师大会。4月~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介入“三支两军”(支工、支农、支左,军管、军训)。
  7月至1968年8月,各派群众组织之间武斗不断,造成103人死亡,交通中断,停水停电,许多工厂停工停产,商店停业。
  1968年
  10月28日,成立“晋江县革命委员会”。至次年9月,全县各公社、镇、场、生产大队,各机关企业单位均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是年,晋江县流脑暴发流行,死124人。
  1969年
  4月,国营安海旅社服务员陈秀琼赴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年,各中小学全面“复课闹革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全县开展“清理阶级队伍”。
  1970年
  2月13日,开始全面开展“一打三反”(指打击反革命分子、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
  6月27日,中共晋江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立。并开始全县整党建党工作。
  1971年
  春,全县79.4%的大队实行“合作医疗”。
  1972年
  1月,全县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是年,有9个公社(场)建立党委会,499个大队建立党支部,占80%,有10377名党员恢复组织生活。
  1973年
  6月13日,在蚶蚶江建立知识青年农场。
  11月30日,开展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行动,清除自由市场。
  是年,县、社、场分别召开党代会,建立党委会,与革委会合署办公。
  1974年
  2月全县开展“批林批孔”运动。4月,“三支两军”部队撤离晋江。
  是年,蚶江公社的蚶江、锦里、石湖3个大队发生械斗,持续65天,死1人,重伤10人,轻伤45人,烧毁房屋50多间。创办晋江县华侨旅行社。
  1975年
  1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狠抓各项工作整顿。福建省委把晋江列为重点,省、地派工作队加强领导。
  4月22日,县委发出文件,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主席“三项指示”(指“学习理论”、“促进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下最大决心,排除干扰,做好各项工作。
  5月,集中700多名机关干部办“学习理论,围歼资产阶级派性”学习班。
  1976年
  3月中旬,全县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县再度陷入混乱。5月7日,县委召开“晋江县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追查反革命新高潮大会”。6月13日~15日,县委在内坑召开扩大会,全面否定1975年整顿工作的成效。
  10月,全县各界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声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11月21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大会,号召全县人民大揭大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罪行,宣布取消县委内坑会议的“决议”等。年底,福州军区派数百名指战员先
  后进驻晋江机关、工厂、人民公社支持地方工作。
  1977年
  3月18日,省、地、县联合组成“普及大寨县”工作队,进驻9个公社26个基层单位。
  7月,恢复大、中专招生考试制度,全县分9个考区,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考试。
  1978年
  2月26日~3月5日,中共安海桐林大队支部书记黄宝礼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6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胡厥文到石狮视察。
  6月起,在全县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学习和讨论。
  11月11日,中共晋江县委召开扩大会,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是年,晋江县紫菜人工养殖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1979年
  1月19日,县革委会重申:陈埭岸兜等7个大队丁姓为回族后裔。1984年11月成立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
  2月上旬,县委连续召开县委委员和19级以上党员会议、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6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到晋江石狮、安海视察。
  本年,县委认真贯彻中央对福建、广东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国务院公布东石港为福建省的对外港口起运点。国营西滨农场被评为全国农垦系统红旗单位。
  1980年
  3月,安平桥(五里桥)修复委员会成立。
  8月,中共晋江县委作出《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决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允许群众集资办企业。
  11月,县委传达贯彻中央(1980)75号文件,在全县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12月1日,撤销各人民公社、镇革委会,成立公社管理委员会、镇人民政府。
  12月15日~22日,晋江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青阳举行。恢复晋江县人民政府,设立晋江县人大常务委员会。政协晋江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同时召开。
  1981年
  2月25日,县政府发出通告:“每逢农历初一为县长接待群众来访日”。
  4月16日,中共晋江地委决定开放龙山寺、南天寺、草庵等宗教活动场所。
  8月,青阳军用机场归民航使用,为上海—福州—广州客运线中转站。至1984年停航。
  11月13日,晋江县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晋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若干具体问题的决定》,促进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全面推行。
  是年,全县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党)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批准成立第一家“三资企业”——晋江侨乡彩照冲印公司(今属石狮)。安海中心小学体育教师李锦锋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获国家金质奖章。
  1982年
  1月~3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
  展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
  2月,晋江县复查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和复查改正“右派”、“中右”、“不纯”及“四清”错案等问题基本完成。
  4月28日,国务院打击办等决定取缔石狮等地的私货市场,并区别情况进行综合治理。
  7月1日零时,晋江县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989 908人。
  1983年
  5月17日,省政府在陈埭召开“全省社队企业现场会”。陈埭乡镇企业被誉为“福建省一枝花”。
  8月19日起,晋江县公安机关开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到次年元月9日,共摧毁流氓、盗窃团伙145个、破获刑事案件1854起。
  10月23日,晋江县被林业部命名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12月2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谷牧视察陈埭。
  1984年
  10月,晋江农村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
  11月28日,陈埭镇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亿元镇。
  本年,永和周坑林树球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
  1985年
  1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晋江陈埭镇。
  5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视察陈埭镇。
  是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部长邓力群到晋江县视察。
  是月,陈埭镇涵口村等一些联户企业以冰糖、银耳等饮料加
  上“卫检编码”作为药物销售,致使发生震动全国的“晋江假药案”。县委按照上级指示认真查处。
  是月,香港晋江同乡会成立。
  10月13日,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副主席、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宏船法师(祖籍晋江)一行,到晋江参观访问。
  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方毅视察晋江石狮镇。
  12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易辰视察晋江石狮镇。
  1986年
  3月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到晋江石狮视察。
  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到晋江石狮视察。
  20日,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和原省委书记项南到晋江陈埭、石狮视察。
  4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等到晋江石狮考察。
  6月,李进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之父)、庄日昆(新加坡政务部部长)、吴博绕(新加坡总理府秘书长)等来晋江陈埭奄上村参观访问。
  7月,晋江深沪湾发现成片海底古森林遗迹。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乔石等到晋江陈埭、磁灶、石狮视察。
  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陈慕华等到晋江青阳、石狮视察农行和中行。
  25日~29日,经省、市有关部门联合验收,晋江县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无危房、有课桌、有课椅)。
  12月,晋江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苏商贵获“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称号。
  是年,安海龙山寺被定为全国重点寺院。
  1987年
  I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到晋江石狮视察。
  12日,经泉州市验收,晋江县已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4月28日,中纪委第二书记王鹤寿、省委书记陈光毅等到晋江磁灶岭畔村视察。
  6月5日,菲律宾总统特命全权大使吴朝平(祖籍晋江围头)到晋江访问探亲。
  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到晋江岭畔村视察。
  8月10日~11日,中共晋江县委召开整党工作总结大会。
  18日,晋江县引进日本富士通程控电话4000门市话交换系统工程开通使用。
  12月1日,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等到晋江县与宋太平、吴金世等11位农民企业家座谈,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
  11日,晋江县110千伏输变电站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是月,澳门晋江同乡会成立。
  1988年
  12日,民政部授予晋江第二福利厂厂长蔡建设“孺子牛”奖。
  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省政协主席伍洪祥到晋江青阳、石狮视察。
  3月25日~4月13日,中共磁灶岭畔村党支部书记吴孝凯出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5月21日,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总书记恩佐一行4人到晋江参观。
  25日,美国、苏联、日本等10个国家的驻京记者一行33人到晋江岭畔村参观采访。
  9月30日,从晋江县划出石狮、永宁、蚶江、祥芝4个乡镇
  设立石狮市。
  10月,菲律宾警察总署署长吴时溜到晋江池店御辇村谒祖。
  11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到晋江金井和陈埭视察。
  1989年
  4月20日,菲华商会联合总会副理事长陈永栽陪同父母回晋江家乡(青阳)谒祖探亲。
  至10月31日,全县财政收入1.0297亿元,成为全省第一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
  至12月14日,全县工商税收入库1.0015亿元,成为全省第一个工商税收超亿元的县。
  是年,晋江县岭畔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0年
  2月23日,中纪委副书记陈作霖、省纪委书记林开钦等到晋江岭畔村考察。
  26日~28日,县长施永康等赴京参加全国财政收入超亿元县经验交流会。
  是月,晋江县城(青阳)被命名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城”。
  7月1日0时止,第四次人口普查,晋江县总人口为931 304人。
  2日,福建省长王兆国到晋江沿海重灾区视察暴风雨灾情。
  10月,台湾经济首富蔡万霖胞弟蔡万德到晋江青阳蔡厝拜祖。
  11月22日~24日,中共晋江县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
  是年,晋江西滨农场获农业部1990年度“农业丰收”奖杯。晋江县获文化部授予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称号。
  1991年
  1月4日~7日,晋江县城总体规划审批现场会在青阳镇召开,性质定为“著名侨乡工贸城市”。
  6日,晋江各界人士在池店霞福村为旅居新加坡爱国高僧宏船法师举行追悼会。
  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视察晋江安海城镇建设。
  4月21日,晋江华强防火涂料厂生产的“高阻燃防火系列涂料”和晋江矿建节油火花塞厂生产的“新牌高效节油火花塞”,分别获1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的镀金牌奖和铜牌奖。
  25日,福建省长贾庆林和菲华商总理事长姚荣辉为内坑中学新校舍落成剪彩。
  6月6日,“安平综合开发区”举行奠基典礼。
  8月中旬,晋江县被评为“全国治沙先进县”。
  23日,“福埔综合工业升发区”举行奠基典礼。
  至11月,全县15个镇为镇建制。
  11月,东石陶瓷工艺厂研制出“陶瓷编织品垫席”,为国内首创。
  12月19日,福建10大专业市场之一——磁灶镇陶瓷专业市场建成。
  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上将视察围头前沿,并题写“英雄的围头”。
  是年,晋江被列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居第55位。列入福建省经济发展“十强”首位。
  1992年
  I月10日,李鹏总理给晋江县深沪邮电支局全休职工寄来亲笔署名的贺年片。
  3月6日,国务院批准晋江撤县设市。
  20日,深沪东海垵工业综合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
  4月30日,福建省政府赋予晋江市改革开放综合试验15条优惠政策措施。同日,晋江首家乡镇企业集团公司——五星集团公司成立。
  5月1日,举行晋江撤县建市庆典。
  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到晋江视察。
  7月,市委提出晋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四年奔小康,九年翻两番,盯住广东“虎”,争当福建“龙”。
  8月9日,晋江市和江苏吴江市结成友好城市。
  下旬,晋江被省政府指定为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试验区。
  9月11日~21日,晋江市侨乡名优产品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销。
  下旬,深沪海底古森林遗迹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月9日,中共晋江市委书记施永康赴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月,青阳镇农民男子篮球队获全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篮球赛冠军。
  1993年
  3月9日,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吴孝凯赴京参加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
  4月2日,公安部表彰“全国优秀公安局”,晋江市公安局榜上有名。
  5月17日,晋江市以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56.35亿元,列全国百名第28位,全省首位。
  6月2日,晋江移动通信基站正式开通运行。
  14日,晋江市第一家外资集团公司——华盛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批准注册。
  26日~30日,晋江市赴港招商团共洽谈签约408项,总投资13.05亿美元,利用外资11.56亿美元。
  29日,晋江市委、市政府制定《奔小康建新村规划》,到1995年提前5年基本实现小康。
  7月1日,国家计委、总参谋部批准青阳机场扩建为泉州晋江机场,恢复民用航站。
  26日,晋江市以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34.98亿元名列全省63个县(市)榜首。
  8月13日,晋江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县城竞赛先进县城”称号。
  13日下午4时许,市农业银行金井信用社草湖埔分社会计施秀棉与歹徒搏斗,以身殉职。30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施秀棉等学习活动的决定。1994年8月12日,追认施秀棉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11月,晋江市被列为1992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百强县(市)第8位。首届全国百个明星县(市)第28位。
  12月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国台办主任王兆国到晋江市考察。
  1994年
  1月8日,晋江晋源柴油机火力发电厂在深沪奠基,5月28日动工,12月31日上午并网发电,改变了晋江没有电源的状况。
  是月,晋江市被列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居第24位。
  3月28日,晋江市首次人才集市开业。
  3月,《晋江市志》出版发行,并于1997年获福建省地方志奖一等奖、全国地方志奖二等奖。
  4月6日~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卢嘉锡
  到晋江市考察。
  9月7日,断航40多年的围(头)厦(门)航线客轮正式复航。
  10月22日,晋江市第一个高科技园破土动工。
  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到晋江市视察。
  11月1日,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晋江市“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12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技擂台赛”颁奖大会上,晋江市获第14名。同月名列全国县(市)科技实力综合评估第14位,福建省首位。
  20日~25日,中国农村发展道路(晋江)研讨会在晋江市召开。会上认为“晋江模式”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出一条新路。
  1995年
  2月11日~12日,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回乡访问团一行60多人,首次到晋江访问。
  3月23日,晋江市列“中国100个水产品总产量最高县(市)”第47名。
  4月25日,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等到晋江视察围头哨所、海防模范连等。
  5月1日,晋江市有线电视台正式开播。
  3日凌晨,安海五星大酒店歌舞厅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13人、伤8人。晋江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
  6月22日,深沪5000吨级杂货兼集装箱码头正式交付使用。
  7月15日,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表彰大会在晋江召开。晋江市有39家外资企业受到表彰。
  10月11日,晋江市被评为1994年度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
  县(市)第15位。
  31日,晋江市第一家三星级酒店——帝豪酒店开业。
  11月3日~5日,′95晋江全国百货零售企业穿著精品交易会在晋江银利大厦举行。
  10日~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等到晋江考察。
  28日,隆重举行建市3周年庆典大会。
  12月17日~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考察晋江安平开发区、晋江机场。
  是月,晋江宣布全市(15个镇)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1996年
  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到晋江视察。
  9日,晋江市被省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
  是月,晋江市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8月,晋江市制定实施宽裕型小康规划。
  9月10日上午,泉州晋江机场举行竣工暨暨首航北京仪式典礼。12月12日正式通航。
  10月11日,厦门大学晋江学院成立。
  11月12日,香港晋江同胞王为谦等15人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晋江市政协致电祝贺。
  17日,晋江市教育“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到省定的高质量、高水平的验收要求。
  1997年
  1月15日,晋江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25日,草庵石刻摩尼像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月,深沪镇运伙村个体修车户许解放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
  4月18日~23日,晋江市代表团到宁夏固原县进行对口帮扶考察,并签订5个方面协议。
  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容等到晋江视察。
  5月1日,世界晋江同乡总会在晋江市举行成立大会。
  16日,220千伏永和输变电站正式投产。
  17日,晋江市万维信息网正式开通。
  26日,深沪5000吨级杂货码头经验收正式投入营运。同日,晋江市建立泉州市第一家县级强制戒毒所。
  7月26日,晋江市成立全省第一支防汛机动抢险队。
  8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泉州晋江机场接见晋江市领导人。
  是月,晋江市公安局局长李永木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9月21日凌晨陈埭镇横坂裕华制鞋厂发生火灾,死亡32人、伤4人。
  30日,纵火嫌疑人被依法逮捕,10月17日被判处死刑。
  12月15日,泉厦高速公路(晋江境内22.7公里)正式通车。
  1998年
  1月1日,晋江市政府决定设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
  23日,泉州市高尔夫俱乐部(紫帽)练习场试营业。
  2月18日~20日,晋江市被授予福建省创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一级达标城市”称号。
  3月30日,晋江市获“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集体”
  称号。
  4月初,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创作演出的《金魁星》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及4个单项奖;9月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是月,省政府批准围头万吨级闽台贸易码头为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晋江市获全省城市“八闽杯”竞赛活动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年”活动进步奖。
  5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到晋江市视察。
  中旬,晋江市被授予“福建省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先进市”称号。
  22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等到晋江市视察。
  6月5日,晋南供水区引水主通道全线完工。
  7月1日,晋江市“110”社会服务联动系统开通。
  28日,晋江市开通晋江人才信息网站。
  8月15日~19日,晋江市五里工业园区全面动工建设。晋江市侨乡名优产品(郑州)展销会在河南省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18日,晋江各界踊跃捐款支援长江灾区抗灾斗争,已到位资金222.6万元及价值近200万元物资。
  10中旬,晋江市被命名为“福建省体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28日~30日,中国侨乡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晋江市召开。
  11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张克辉到晋江市视察。
  17日~19日,中共晋江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是:完善新体制,营造新优势,共创新业绩,迈向现代化。
  30日,晋江市获′98福建省经济实力10强县(市)第一名。
  是月,晋江被列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
  12月8日,晋江恒安集团公司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29日,泉州晋江机场开通香港临时包机。
  1999年
  1月,市人民武装部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2月28日,晋江市举行“百家知名企业人才交流会”。
  3月4日~16日,晋江市市长龚清概参加泉州市经贸考察团赴台考察。
  19日~22日,′99首届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在福埔SM国际广场举行。
  20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等到晋江市调研。
  24日,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拉链专业分中心在晋江市成立。
  4月2日,菲律宾国父黎刹家族成员专程来黎刹祖籍地——晋江市罗山上郭村拜谒。
  19日,泉州晋江机场开通首条“晋江——马尼拉”国际航线包机。
  28日,晋江市成为福建省首个城乡电话用户总数突破20万户的县(市)。
  8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命令,授予晋江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
  9日下午,安海恒安集团公司生活区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恒安集团副总裁吴世界一家4口全部被杀害。
  17日,国家人事部授予晋江市市长龚清概“一等功”。
  28日,晋江市委书记朱明被评为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
  9月10日~13日,′99全国糖酒食品(晋江)博览会在晋江SM国际广场举行。
  16日,晋江市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市)”称号。
  10月9日,9914号台风袭击晋江市,造成经济损失4.24亿元。
  28日,晋江市获“全省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市”称号。
  是月,晋江市体育代表团参加泉州市第六届运动会,获金牌和团体总分第一。
  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等到晋江看望晋江刑警大队干警。
  12月6日,全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到晋江市考察侨联工作。
  13日,晋江市继续荣登“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榜首。
  15日,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等到晋江市考察民营企业。
  是月,市人民法院审判员叶天恩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模范”称号,进京受奖。
  是年,在全国1999年农村经济排名前10名县(市)中,晋江市居第5位。
  2000年
  1月10日,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福建晋江高科技园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全国第一个县(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2日,晋江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
  30日,泉州晋江机场举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大会。5月31日正式成立。
  2月19日,菲律宾华人商业联合会理事长陈永栽等访问菲国父黎刹祖籍地——晋江罗山上郭村。5月16日,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到晋江上郭村参加黎刹塑像奠基典礼。
  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到晋江市视察。
  19日~22日,第二届(国际)鞋业博览会在晋江SM国际广场举行。
  是月,晋江市被评为“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先进城市”。
  5月9日,晋江市获全省首批“电话市”称号。
  6月7日,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等到晋江调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13日,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创作演出的《五里长虹》获文化部“文华新节目奖”。
  28日,菲律宾预算管理部部长杰明·E·迪奥克诺等到晋江市考察。
  8月11日,老挝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本扬·沃拉吉等到晋江市考察。
  9月10日~13日,第二届全国糖酒食品(晋江)交易会暨首届中国糖文化节在晋江SM广场举行。
  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等到晋江市视察。
  24日,三峡库区近300名移民在晋江市西滨镇思进村落户。
  10月12日,晋江市召开庆祝财政收入跨10亿暨财政“双先”表彰会。
  19日,最高法院副院长刘家琛等到晋江市召开民营企业法律保护座谈会。
  11月8日~11日,全国陶瓷石材(晋江)博览会在中国磁灶陶瓷建材城举行。
  12月8日,中共晋江市委召开九届七次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12月上旬,以金门县议会议长陈水木为团长的访问团,到晋江围头港、深沪港实地考察。
  是月,武警晋江中队被评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晋江市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不设上限,下限至2000年。分概述、建置与人口、自然、党政社团、经济、晋江与侨台港澳关系、文化、方言与风俗、人物、大事记等10章,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