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业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78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行业习俗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3
页码: 734-73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德化县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许多习俗。比如,农民在谷物播种时进行“祈福”,木工在建房时祭“鲁班先师”,理发师在春节期间提高工价,商店在尾牙时宴请员工等。这些习俗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 德化县 风俗习俗 行业习俗

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产习俗
  德化县历来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为副。旧日时,农民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极深,把丰收寄望于“神”的保佑。
  每年生产劳动从农历正月初六日开始,谚谓“初五隔开,初六舀肥”。农民到二月才开始掘秧田,谷雨前三日播种。谷子选在傍晚下种,以免受阳光照射而移动集结。是日晚餐全家吃“谷种饭”,预祝当年丰收。六月初二日,中午家家祭“土地”,必备一碗“稻穗饭”,意为期望苗无虫害。立冬日,农家春糍粑敬土地神。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次“祈福”,常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日起五天左右为“做福”日,祈求谷物丰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乡村废除“祈福”。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习俗
  一、木工习俗
  旧时,木匠师傅当主入决定建屋架数后开始制“尺杆”时,主人赠送“红包”(钞票)。当天晚上,舂糍、杀鸡宴请师傅。木匠师傅雕栋梁时,主人又送师傅“红包”;制成后,梁的下方中央贴上红纸书写大字“太阳拱照”或其他字样,左右分别贴上祝愿吉利字样,然后挂上一对“五谷袋”;新柱都贴上红联。“上梁”多在天亮前,时到即鸣鞭炮,上梁后随即开梁;有的延至他日,暂将中梁用红布包住。上梁时,观众都吃“塞嘴丸”(糯米饭做成)。当天设宴犒劳木工、石工和帮工,亲友应邀作陪。1950年以后,此俗已趋简化。
  民间建祖宇(祠堂),结构形式以历代祖宗任过官职大小而定.若官职大,又是同姓不同宗合建的宗祠,须用“点金”式,即中厅两边建东、西龛,厅前、下堂都抽“虎口”。祠堂开工时先祭“鲁班先师”。
  民间建造桥梁开工前,师傅按照堪舆者所定方向。开工时,也祭鲁班。
  二、泥水工习俗
  旧俗,盖新屋时,泥水师傅以堪舆者定筹立向为准绳,在厅堂中安装前后“合砖”,主人给师傅送“红包”,当晚设宴款待师傅。如果新屋筑墙,开工及收尖峰(也叫“收归尾”)时,主人也都给师傅送“红包”。
  三、理发业习俗
  民国期间,县城理发店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至次年正月十五元宵,工价比平时高,元宵过后照旧日。
  理发行业师徒之间习用暗语,如钱叫“坑口”,1分为“1寸”。1角为“1尺”,1元为“1丈”;快些叫“见”,慢些叫“拖”。
  旧时,理发师不慎,致顾客出血,理好后顾客不直接付工钱,而是把钱放在洗面水里。店主知道顾客不满,须将顾客刚洗过的脸巾张开围脸盆,作捕鱼状,然后把钱掏起,叫做“仙人撤网”(意为全部拿来),顾客知趣离去。今巳无此俗。
  第三节 商业习俗
  一、招收学徒
  20世纪30年代,初收进店的学徒,每月工资仅3元(银元),理发费0.2元,洗衣费由店主负责,伙食与店主同,外出采购旅差费实报实销。工资于农历每月十六日发放。学徒入店一年,如被留用,工资将逐年增加。
  二、做“牙”
  旧时合股商店,逢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日做“牙”,店东(“头家”)仅备数碗菜和一些酒请店员;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店东必宴请店员(店家)、学徒、主顾等。店东如要解雇学徒和店员,要在尾牙宴前几天言明,宴后即送“红包”辞谢。1950年以后做“牙”习俗废。
  三、集市贸易
  (一)城乡农贸市场
  旧时,县城、十八格等处集市有“牛伢”,介绍耕牛买卖牟利;也有“猪仔伢”、“羊伢”介绍买卖猪羊赚些工钱。1950年以后,此俗巳废。70年代以来又有猪、牛伢贩。
  1978年起,县城每逢地支丑日肖牛与午日肖马,为买卖猪仔日子,叫“猪仔日”;三班乡于1983年起也设“猪仔日”。
  (二)乡村墟市
  乡村墟场地点固定,时间为每月三墟或六墟(各乡不同),供当地农副产品和工业品交流,此为固定集市。
  上涌乡桂林中洋村英显庙、后坂道台宫的佛诞庙会,一年一度的大规模集市,交易者常达三千人左右。主要交易品为各种农具、手工艺品、禽畜、布匹和日常用品等。此俗自宋代起承传至今,其中“文化大革命”初期停止过两年。
  四、年终收账
  旧日商店允许赊欠挂账,每到农历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商店开出账单通知欠款户还账。
  五、休业与开张
  旧时每年除夕,商店暂停营业。至次年正月初五日择日开张,开店门时放鞭炮;如过初五无“吉日”也开张,但店门要留下一块板,等“吉日”才全开。新设商店,开张时也择日放鞭炮,意为希望生意兴隆。
  1950年以后,国营商店每逢春节开始营业时放鞭炮。每年元旦,春节宴请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如不宴请则发现金;另对值班营业员发加班费。
  第四节 交通运输习俗
  一、载人
  载新娘车贴“囍”字,挂大红花;车载或抬死者过街或经人家屋门前时都放鞭炮。
  二、修路
  每个自然村落每年秋收前农闲八九月间,修整本村范围内的所有道路,清除杂草,平整路面,大多一夭修完。此俗相沿至今。旧时设有路盟,轮办当天午餐。城乡公路自通车以后,则由政府养护。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