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76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社会活动
分类号: D634
页数: 3
页码: 709-7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华侨在海外不仅致力于经济活动,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他们热心发展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如创办学校、捐助教育基金等。在抗日战争中,德化华侨从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积极支援抗日工作,许多人甚至献出了生命。
关键词: 德化县 华侨 社会活动

内容

德化华侨在海外,不仅与当地人共同开发侨居国资源,而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
  一、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德化华侨既重视创办经济实业,又热心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民国21年(1932年)郑荆召、郑荆伦兄弟在李光前、陈文确先生的赞助下,在振林山创办华文学校——明德学校。郑荆伦出任董事长达9年,还为黄梨罐头厂的800多名工人修建一座大花园,开辟一个人工淡水湖,建起了一座可容千人的大剧院和一所公余俱乐部,郑荆伦兼任振林山公余俱乐部主席。
  旅居马来西亚祖籍德化城关的王振淙,联合数位同乡参与创办淡水中学公学,历任董事长达8年有余,并联合同乡发起组织闽南商会,为发展侨居国商业作出不懈的努力。
  林邦彦,祖籍永春,后迁德化定居,11岁随父去新加坡,12岁进入福建会馆创办的道南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后担任中华女子中学、南洋女子中学、同济医院、善济医社、介民学校、培群学校等董事会董事,快乐学校董事长等华人社团的重要职务。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林邦彦又协同林庆年发动热心社会服务的朋友,在后港创设华侨聋哑学校。尔后,华侨聋哑学校并入新加坡聋哑学校,林邦彦将学校董事会的5000多元基金捐给新加坡聋哑协会。民国7年(1918年)大铭乡联春村苏呈滚兄弟随父到马来西亚彭亨直凉埠后,经十年的艰苦努力,兄弟经办苏天益信局,同时积极捐资助建直凉华侨会馆和华侨学校。苏呈滚担任彭亨德化会馆顾问兼信托人。1952年任彭亨州议员,1953年受彭亨州苏丹封赐JP太平局绅,1967年膺最高元首颁赐PPM勋衔,1975年再获最高元首封赐AMN勋衔。他还先后担任直凉地方议会议员兼主席、马华公会彭亨州联委会执委、马华公会淡马鲁区会副主席、彭亨德化会馆主席,受誉PJK称号。
  1957年起担任地方议会主席至今的苏玉龙为地方上的各项事业发展,不遗余力。1961年为当地新村民争取得自来水供应,同时道路、沟渠等设施也有良好的改善,还积极倡导华文教育,亲任当地华文小学董事长,和当地社团组织的一些要职,任当地福建会馆副主席、德化会馆副主席。当地政府为表彰其功绩,于1980年委为县议员。1969年苏丹封赐为太平局绅(JP)勋衔。1973年最高元首封赐AMN、1979年州苏丹封赐PJK等荣衔。
  民国6年往南洋的南埕乡连山村陈先生以勤俭刻苦奋斗精神办企业,初经营建筑业,后投资锡矿业,历任德南丰锡矿有限公司董事主席,3家有限公司的董事主席(其中1家兼总经理)和父子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当地教会、校友会和建筑委员会的要职,由于对当地社会公益事业作出贡献。1965年以来,先后获当地苏丹颁剔PJK勋衔、拿督勋衔。3个孩子在当地政府担任建筑职务。1931年生于侨居国,祖籍雷峰乡荐解村的周先生,经营木业,业务遍及东南亚三个州,他是联合成木业股东经理和青林木业、森发木业和南棕油园的股东,他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深得社会人士赞誉,被推选为公会执委和2个社团的名誉顾问等职务。1981年,雪兰莪州苏丹封赐PJK勋衔。
  祖籍浔中村的王观民,民国36年8月到缅甸,初在中学任教,1951年改任《中华商报》编辑,兼任中国新闻社驻缅记者、缅甸《中国日报》总编辑。两次率领缅甸华侨回国观光团参加“五一”劳动节活动,并登上天安门观礼,1970年起,担任缅甸华商会秘书。他从事新闻工作,大力报道祖国建设成就。
  二、献身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大德化侨胞从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投入抗日支前工作。郑成祖、郑积山担任柔北抗日人民管理委员会第一、四分会主席。
  1941年12月8日,日本侵略南洋群岛,旅居新加坡的侨胞参加了抗日义勇军。马来亚的侨胞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时马来亚建立了七支独立队,德化人章传庆和徐志荣分别为第六独立队和第七独立队的领导人之一。第三独立队第五中队就有20多人是德化籍侨胞。林宝统、徐富沦、叶金水、庄趋、郑辽、郑求福等为保卫侨居国献出了生命。
  马来亚柔佛州是德化华侨聚集人数比较多的地区,也是筹赈支援抗日活动较活跃的地区之一,仅据报刊披露,4年中被日军杀害的德化侨胞达99人,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年纪仅2周岁。浔中乡丁澳村施冬荣,历任文律中华商会会长、文律德化会馆会长、乐育学校董事长、中山书报社副社长、柔佛州文律筹赈会主席暨柔华筹赈总会执委,中国国民党驻南洋柔佛邦直属支部文律分部兼宜传主任。抗战开始,即为抗日、救亡、灾等工作奔走呼号,声誉显著。1942年,全家13人同时惨遭日军杀害。1946年,文律德化会馆特为他举行追悼会。国民党驻星总领事馆、新加坡南侨总会以及社会团体、生前好友1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侨领陈嘉庚还专函致唁,并寄叻币100元作为大会费用。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郑荆召
相关人物
郑荆伦
相关人物
李光前
相关人物
陈文确
相关人物
王振淙
相关人物
林邦彦
相关人物
林庆年
相关人物
苏呈滚
相关人物
苏玉龙
相关人物
陈先生
相关人物
王观民
相关人物
郑成祖
相关人物
郑积山
相关人物
章传庆
相关人物
徐志荣
相关人物
林宝统
相关人物
徐富沦
相关人物
叶金水
相关人物
庄趋
相关人物
郑辽
相关人物
郑求福
相关人物
施冬荣
相关人物
陈嘉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华文学校
相关机构
黄梨罐头厂
相关机构
林山公余俱乐部
相关机构
闽南商会
相关机构
介民学校
相关机构
善济医社
相关机构
培群学校
相关机构
快乐学校
相关机构
华侨聋哑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机构
新加坡聋哑学校
相关机构
新加坡聋哑协会
相关机构
苏天益信局
相关机构
德化会馆
相关机构
马华公会
相关机构
彭亨德化会馆
相关机构
父子有限公司
相关机构
森发木业
相关机构
青林木业
相关机构
中国新闻社
相关机构
中华商会
相关机构
中山书报社
相关机构
新加坡南侨总会
相关机构
缅甸华商会
相关机构
佛州文律筹赈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