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儿童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74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儿童保健
分类号: R172
页数: 2
页码: 699-7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在接生和幼托保健方面逐步改进和发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
关键词: 德化县 医药卫生 儿童保健

内容

一、新法接生
  1949年,德化广大农村妇女生孩子由旧日产婆接生或产妇婆母接生。造成滞产、难产、会阴严重破裂,妇女死于难产的时有发生。
  1950年,县组织医务人员下乡对旧产婆进行新法接生技术辅导.1951年7月,在城关举办首期“改造旧产婆”培训班。同时在城关开展产妇产前检查。1953年推行新法接生。1954年,在城关举办6次妇幼卫生图片展览。1958年,全县已有接生员308人,建立接生站112个,配备308个接生箱。1959年,全县建立8个中心产院,19个分产院。工960年发展到86个产院。各产院配备一级接生员1至2人。1961年,大部分产院、接生站因经济困难而解散。
  1964年,为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巩固新法接生,全县有不脱产接生员208人,每人均免费配给接生箱和接生器械。是年,全县新生儿4784人,其中以新法接生4142人。新法接生率达86.58%,逐步消灭产褥热和破伤风。产妇死亡率从1957年的25%。下降为4%,婴儿死亡率从1957年的120%下降为30%。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卫生防疫机构撤销,妇幼保健工作松散。1972年2月,县卫生局妇幼股恢复后,着手培训接生员和女赤脚医生。1977年,全县对原有的接生员进行全面调查,新培训24人,复训361人次,新法接生率达92.7%。1982年,开展科学接生,从原来“一躺四消毒”的基础上,提倡观察产程、产时记录。建立和健全接生员例会制度,新法接生有所提高。当年全县共出生婴儿6169人,其中新法接生5942人,占96.3%。1986年,全县有接生员280人,各乡都开展一次接生员短期复V。1987年,全县新法接生2378人,占出生率的90%,尚有部分偏僻山村未能普及。
  二、幼托保健
  1954年,由县卫生院和乡卫生所,组办农忙托儿所18所。1957年9月,对托儿所进行整顿,定期给保育员讲授新法育儿及卫生保健知识。此后,指导保育员给儿童定期体检已成为经常性业务.1979年,县卫生部门在浔中宝美开展儿童免费驱蛔试点工作。1980年后又开展儿童保健咨询、科学育儿讲座等活动.各幼儿园、幼儿班每年对幼托儿童实行免费驱蛔,定期体检,建立体检档案,幼托工作正常化、制度化。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