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宣传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401
颗粒名称: 第八节 宣传教育
分类号: D267.2
页数: 4
页码: 437-4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共德化县委组织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等运用各种会议、标语、黑板报、土广播等形式,宜传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的宗旨。
关键词: 德化县 宣传 教育

内容

一、宣传
  1940年11月,德化县城解放。中共德化县委组织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等运用各种会议、标语、黑板报、土广播等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的宗旨。1950年3月,县委配合各项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宣传减租减息、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通过访贫间苦,召开仇大苦深的贫雇农民、工人参加诉苦大会,激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并积极参加农会、工会、民兵活动,使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顺利地进行。同时宣传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提高人民群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觉悟。1951年后,3个区建立传授站,44个乡建立宣传网。1953~1954年间,全县运用宣传网和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6年11月,广泛宣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编印《向农民谈谈“八大”精神》宣传材料。1958年5月,宣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精神。1963年5月后,在农村普遗开展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的宣传。通过回忆、对比、诉苦、算账,讲阶级斗争史、乡史、家史的办法,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
  1965年1月后,传达贯彻“二十三条”,其间宣传和开展“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1965年下半年,宣传运动的重点转向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扩大阶级斗争范圈,错误打击了一批党的基层领导干部。
  1976年10月后,全县掀起宣传揭批查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高潮,并向群众宣传党在新时期的总路线。1979年后,宣传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1981年初,县委编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由县广播站进行专题系列广播。
  1982年春节前后,全县开展提倡讲究卫生,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爱社、爱厂如家,反对损公肥私;提倡勤俭持家,反对铺张浪费;提倡遵纪守法,反对赌博偷盗;提倡互相团结,反对坑人害人;提倡新事新办,反对买卖婚姻;提倡劳动致富,反对走私、投机倒把;提倡植树造林,反对乱砍滥伐;提倡珍惜土地,反对占田盖屋;提倡晚婚优生,反对盲目生育的“十提倡十反对”的宣传活动。是年3月,组织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羹、行为美、环境美)为中心内容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并以清洁卫生为突破口,综合治理“脏、乱、差”。1983年3月,在第二个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深入开展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以“五讲四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三优一学”(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学习雷锋及先进入物)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其间,开展了学赶三明,创建文明单位以及学雷锋、学张海迪事迹和“振兴中华”等活动。
  1985年,在城乡播放曲啸的演讲报告。是年底与翌年初组织“四有”(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教育演讲团、“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农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党员带头勤劳致富巡回报告”、“改革之声演讲团”,把思想建设具体化、形象化。
  1986年8月,为扫除陈规陋习,制止封建迷信活动,实行乡(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党团员包户,前后制止8起大规模封建迷信活动。同时,各乡村建立“移风易俗理事会”、“老年协会”、“青年新风促进会”提倡新风尚。9月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发布后,县委制定关于“七五”期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规划,突出抓好
  “四有”教育。是年,九仙山气象站、葛坑林场、雷峰乡肖坑村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2个,文明村3个,县级文明单位9个。
  1987年,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为前提,抓职业道德建设,抓社会主义公德建设,抓市容卫生建设,抓群众性文体和科普活动,把精神文明列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内容。全年创建省级文明村4个,县级文明单位11个,县级“文明家庭”367户。“五好家庭”454
  户。
  二、学习
  解放初期,县委组织干部主要是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的方针、政策。1952年,干部教育逐步转入在职轮训。
  1956年,县直机关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于部,学习《经济建设常识读本》等文件,未及初中文化程度的县直机关干部,分别进入“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学习文化。1957年2月,县成立“干部业余政治学校”。1958年,全县8个公社建立党校,配备160名专、兼职党课教员。
  1959年,组织干部学习《矛盾论》、《实践论》、《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60年,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1961年,干部重点学习《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等中央文件。1962年,干部继续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等文件。
  1963年3月,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全县开始系统地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
  1964年3月,全县干部学习分为部长和17级以上干部、县直机关干部、公社及社直干部、大队干部四个层次,学习《人民日报》发表的《努力学习好毛泽东思想》社论。1965年,全县各系统、各单位均成立学习毛泽东著作领导组,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的热潮。
  “文化大革命”初期,组织全县人民开展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开展所谓“早请示、晚汇报”等活动。1971年后,在批陈(陈伯达)整风、批林(林彪)整风中,贯彻毛泽东关于全党要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弄通马列主义的要求,逐步恢复系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的风气。1973年,在职干部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五篇哲学著作。1974年后,把大力培养不脱产的工农兵理论队伍摆上日程,开始发展老中青“三结合”和工农兵理论队伍。由于长期受“左”的影响,党建理论队伍建设和理论学习辅导上存在过偏差和失误。
  1977年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在德化县发行,全县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活动热潮,县直机关干部从通读转入精读原著。1978年,全县干部职工普遍学习毛泽东《在扩大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文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职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主要围绕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经济论著。1979年,学习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文件。1980年,干部普遍学习邓小平《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及十一届五中全会文件,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论著。1981年,干部普遍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陈云文稿选编》,全面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年12月,县委批转宣传部《关于在职干部理论学习的安排意见》。1982年,着重组织全县干部继续学习《陈云文稿选编》。1983年,组织干部精读《陈云文稿选编》,学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学
  习《邓小平文选》。1984年,遵照中央宣传部《关于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正规化的规定》,县制定正规化教育《规划》。1985~1990年间,组织县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的在职干部,按其工作性质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两级分类施教。1985年11月,宣传部、组织部、党校联合举办第一期干部马列主义理论进修班,采取“分散自学、集中辅导、统一考试”的形式,组织县直机关单位58名甲级对象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1986年3月,泉州全市采用电视教学,县直199名干部采取“分散自学、集中辅导、统一考试”的方式,学习《政治经济学》,有185名干部获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颁发的《政治经济学》单科结业证书。1986年9月~1987年5月,县直219名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185名获单科结业证书。
  1987年,全县在职干部普遍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本书。是年10月后,全县广泛开展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1988年上半年,根据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组织干部学习《坚持改革开放搞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和《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两本书。是年,有210名干部运用电视教学的方式,系统学习《中国革命史》,同时配合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全县干部掀起学习外经知识的热潮。下半年开始,县直干部普遍进行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三、党员教育
  1950~1952年,县委对新老党员分别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时事教育。1954年,分别举办农村党员学习班和农村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5年,宣传部门逐月抓了机关党员教育,同时举办3期农村党员学习班,2期积极分子培训班。首次系统地对农村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教育。1956年3月,县设立党训班后,党员教育转入经常性和正规化教育。1958年9月,党校正式成立后,党员教育围绕“大跃进”、反右派斗争、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1960年下半年,组织全县党员轮训。1962年后,组织全县党员学习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后,组织党员率先学习中央有关文件,投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后,党员教育主要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员教育处于停止状态。直至1970年6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党的核心小组后,党员教育才逐渐恢复。1973年6月,重新恢复党校工作。
  1977年4月,县委组织党员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及中共十一大文件。1978年,党员教育制度逐步恢复建立和健全。下半年,县直机关党员分期分批脱产学习《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1979年。开始轮训县直企事业单位党员和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以上的党员干部。是年中,举办了5期培训班,系统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80年,全县党员上党课,集中轮训,举办11期《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千准则》和党章修改草案的学习轮训班。卫981年,党员教育的内容是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陈云文选》。党员领导干部进各级党校轮训;县直机关党员每周学习三天半;农村、企事业单位党员组织专题辅导。是年,县委党校举办7期培训班。1982年下半年,全县各级党组织全面开展“党性党风党纪”的专题教育。9月后又结合学习十二大文件。
  1983年,县委举办2期学习《邓小平文选》读书班和党课教员、新干部培训班。1984年,县委组织机关党员学习《党员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简编》、《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3本书,举办2期骨干培训班。1985年秋,经省教委批准,县招收电视大学党政班1班学员44名,党政中专班1班学员53名,学制两年。毕业后,部分学员被分配担任各级党政领导职务。1986年3月,南埕乡创办了县第一所乡镇党校。至8月,全县各乡镇均成立乡镇党校。是年秋,县党校招收工业企业管理专业班。翌年秋,招收政工专业中专班、电视大学财会专业班。
  1987年,全县各级党组织普遍开展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本书,开展“新时期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大讨论。学习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民日报》“七·
  七”社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10月后,围绕学习宣传中共十三大精神,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学习教育。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江青
相关人物
雷锋
相关人物
张海迪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陈伯达
相关人物
林彪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