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台胞业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3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台胞业绩
分类号:
D675.8
页数:
4
页码:
922-92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明代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台胞业绩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台湾关系
台胞业绩
石狮市
内容
一、开发台湾
明天启至崇祯年间,石狮人追随郑芝龙入台拓垦,“渡大海,人荒陬”,“筚路褴褛,以启山林”,胼手胝足,沥血流汗,克服困难,和台湾各族人民一道开发台湾。
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后屯军拓垦,开基建业,发展农业生产。大批石狮籍青年追随郑成功东征台湾后,定居垦植,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正是:“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他们和泉漳移民一道把台南平原垦成富饶的农业区。在众多移民中,不少石狮人募众垦植,拥有大批田园,遂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如蚶江石壁林式霁“年弱冠,航海之淡水,只身空乏,数十年间,蓄妻子,置田园,……今持筹者权有二千金预为买沃计”。又如台湾新竹李氏开基祖李锡金,祖籍永宁岑兜,清代往台湾新竹谋生,因勤劳俭朴,初当码头工,后经商致富,稍有积蓄则购置田产,大富时购地达20多平方公里,拓垦种植,改造成万顷良田,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二、建设台湾
早期入台的石狮人除在台湾垦植外,也发展手工业、工商业。蚶江石壁林诒铉在台湾经营糖业。永宁西岑村移民施文霄于清乾隆年间入台,在鹿港开设“施美玉”香铺,生产“奇楠香”。永宁高启特经营油料、面线作坊,运销澎湖、基隆等地。他还经营航运业,专营基隆航线。多数石狮人在台湾充当码头运输工,如佛头港码头工人,多来自石狮大仑;台南新港、墘港码头工人多来自石狮塘后村。
民国以后入台的石狮人大多以经商为主,其中不乏有致富者。据1985年台北石狮籍王氏宗亲附设的太原幼稚园调查报告,入学幼儿342人,其家长职业分别为“军警4人,公教34人,工人37人,商业225人,农民3人,交通17人,其它27人”,可见经商者占大多数。世界华人巨富郑氏家族“亚世集团”创始人郑周敏,祖籍永宁西厝,70年代在台湾创办亚洲最大信托公司,以低廉价大量收购地皮兴建居民住宅,在高雄市兴建拥有3000套住宅的“亚洲商业城”;在台北兴建“亚洲游乐园”;在台北火车站前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环亚大饭店”。郑氏家族在台湾还拥有40多家公司。1986年,郑周敏之女郑绵绵继任亚世集团董事长,被誉为世界“企业皇后”,1987年荣获“台湾最成功女性”榜首。祖籍石狮宽仁街的陈植佩博士是台湾合板制造输出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台湾进出口商公会及台湾省商会联合会常务理事。祖籍蚶江莲埭的蔡火炮先后担任运输机关拖驳业公会理事长、捷信开发公司董事长,被选为基隆市“议会议长”。祖籍彭田(今属灵秀镇)的蔡绍华是台湾商业银行董事长、台湾中苏经济贸易协会理事长。祖籍蚶江东垵的王惟昌是台湾著名的进出口商、烟草商。蚶江水头籍的王橙光是台湾肥皂工业公会理事长、台湾经济部国语推进员。还有一大批工商界企业家如林为兴、王为远、林庆同、王诗谦等人,此外在教育界、卫生界、文艺界、军政界都有石狮籍杰出人才,他们为社会繁荣、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三、热心公益事业
在台湾的石狮人多能热心公益事业。清乾隆年间,蚶江籍林式霁在淡水经商,数十年间“置田园,省之贡院、台之考棚、淡之城郭,都大力捐资修建”。永宁籍林振嵩于清代去台经商,常接济贫民,其子林元品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诰授奉直大夫,在台湾“举数大事”,深受民众爱戴。永宁籍李锡金致富后不忘昔日艰辛,把当年使用过的扁担及绳索悬挂厅堂中,教育家人体恤贫苦人民。他热心公益事业,清咸丰间曾平息民间械斗,捐款办理平粜救济贫民。清光绪六年(1880年)福建巡抚还为他题请旌表,人祀孝悌祠。
徙台的石狮人致富后不忘捐资创办家乡的公益事业。自清代以来常返祖家故里造桥铺路,赈灾济贫,兴办教育卫生事业的台胞不计其数。清代鹿港巨富林振嵩曾多次返祖居地永宁乐善好施,捐资修葺姑嫂塔、虎岫寺和泉州顺济桥。清代永宁梅林蔡名标赴台经商致富后,曾多次参与修桥造路。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泉州一带闹饥荒,蚶江石壁入台经商的林怀宗出资从台运米到家乡平粜,应济民需。永宁籍台商李锡金返故里岑兜将部分家产充作公业,救济族中青年。
1979年以后,海峡两岸乡亲联系逐年增多,石狮籍台胞利用返乡探亲、寻根谒谒祖的机会,参与修建道路,创办学校、医院等各项公益事业。1987年蚶江籍台胞王诗谦捐资8500元,铺建水沟以及西欧厝、王厝石砖路。1988年蚶江籍台胞林为兴返乡探亲,捐资2.3万元铺建东头山至前宫尾石砖路。他还捐款修建后垵泉泰路尾“怀乡亭”、村委会办公楼、小学校舍和篮球场,并与江川田等人创办“蚶江中心小学教育基金会”,奖励教学有成的师生。此外他还捐资58.8万元人民币、5万元港币给老人协会、南音社、灯谜组作为活动经费。至1997年他为家乡公益事业共捐款200多万元。台胞江川田也捐资10万元兴办蚶江教育事业,并在蚶江投资创办“川田工业区”,成为“蚶江荣誉村民”。台湾商业银行董事长、台湾中苏经济贸易协会理事长,祖籍彭田的蔡绍华捐款150多万元,用于建设鹏山学校、鹏山幼儿园、村委会办公楼和水、电、路等公共设施。1996年他还捐1500多万元筹建鹏山职业中专和教育基金会。祖籍龙塘村的台湾会计师公会理事长王人瑞也为家乡公益事业认捐200多万元。
众多石狮籍台胞十分热心桑梓建设和公益事业,1988~1997年共捐资数千万元。
四、共御外侮
(一)驱逐倭寇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蚶江石湖置巡检司,移镇海卫浯屿(今属龙海市)水寨于石湖,钦依把总沈有容重建寨城,为“海上巨镇”、“固泉门户”。是年冬,倭寇洗劫沿海,窜入台岛为据点。沈有容决心平息倭祸,于农历二月初八日(1603年1月8日)“谋歼敌,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澎湖”;“再行一天达台湾,倭望我军,出师迎战,沈将军率领众士与倭作殊死战,无不以一当百;贼大败,尽出辎重,投之于海,令我军拾而姑少援师,我军无一人取其秋毫,战尽力,斩酋火攻,须叟而尽,沉敌六艘,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女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蕃,海上息肩者十年”。这是中国军队首次在台湾本岛进行的反侵略斗争。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武力侵占澎湖,“伐木筑舍,为久居计”。明政府派驻守石湖的政令都司沈有容到澎湖,采取适当手段赶走荷兰侵略者。沈有容受命后,遂密谋,采用“先声而后实”的策略,于11月6日出奇招而“单艇见虏”,以大无畏气慨,谕退荷夷。终于使荷酋韦麻郎胆战心惊,“缩颈坠泪”,于12月15日“扬帆去”。至今澎湖马公镇尚立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的石碑。
明永历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的中军统领薛祖武(蚶江人),随郑成功东渡复台。当时薛祖武部的水兵不少是石狮子弟。翌年元月,郑成功终于收复荷夷占据达38年之久的祖国领土台湾。郑成功元配董酉姑(永宁沙堤人),她在郑成功一生伟业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郑复台征战中,以慈母般的情怀爱护将士。郑成功逝世后,董夫人是郑军营中的“国太”,过问郑氏藩府内外事务。董酉姑被称为“女中英才”、“国母”。
(二)反抗日寇侵略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后,旅台永宁人施士洁与台南团练局统领许南英积极招募义勇进行抵抗。由于形势急转直下,因“势单力薄守不住,乃携眷离台往大陆故里西岑村”,后移居厦门,誓不为日本国子民,“从此不再还回台湾”。祖籍蚶江石湖的蔡培火(号峰山),出生于台湾云林北港,不满日本对台湾人民的残暴统治,多次参与反日斗争。民国10年(1921年),他和漳州人林献堂等组织“台湾文化协会”,会员千余人,组织活动遍及全岛。至民国23年,他和林献堂共发起15次“台湾议会运动”赴日请愿,先后4次被日本当局逮捕,但反抗精神仍无动摇。
民国26年“8.14”中日空战中,石狮姜厝人姜碧川,驾机参战,战绩优秀,被授予空军英雄。抗战胜利后姜碧川定居于台湾新竹市。民国26年10月日寇占领金门,蚶江籍的欧阳氏同胞不愿当亡国奴,奋起抗战。欧阳水生矢志忠贞,弱冠之龄便参加自卫队,数次率军从大嶝连夜赶到金门,袭击日伪机构,灭寇除奸,大振士气民心,最后捐躯。民国27年12月2日,石狮成立“晋江第三区台湾同胞抗日复土同盟会”,发表抗日宣言,同时设立9个救护所,义务救护抗日受伤的军民。民国29年6月石狮台胞成立义勇军、青少年团等组织。他们在李友帮的领导下,开展医疗服务、巡回宣传、慰问演出等抗日活动。民国32年6~7月间曾3次武装突袭日本占领下的厦门。祖籍莲埭的林惠祥,小时因不愿做日本帝国的顺民,不加入台湾籍,自认是福建人。他十分珍惜祖国文化遗产,抗日战争时逃难到南洋,他总随身携带平时搜集的珍贵文物和图书,虽生活极端困苦,却拒绝国外学者高价收买。他曾先后2次冒险回到台湾对高山族文化进行实地调查,撰写《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在他大量著作中,以铁的事实雄辩地论证台湾高山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祖籍蚶江石壁的台胞林梦飞,早年受反帝爱国运动影响,在厦门与中共地下组织有过联系,参加“民联”积极抗日,并为解放厦门做出积极贡献。解放后任省民革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台胞林良才祖籍莲埭,自幼随父林艾等往台,青年时代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他竭力动员其父倾资支援革命组织。后因汉奸出卖,被日寇捕入牢中达14年之久,直至抗战胜利后方获自由。1949年毅然回祖国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