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移居从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3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移居从业
分类号: D676.58;D676.59
页数: 2
页码: 913-91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明清时期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徙居从业香港、澳门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港澳 徙居 石狮市

内容

明清时期已有石狮人徙居香港、澳门。至解放前夕,旅居港澳的石狮人近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在有关时期经政府批准有条件的居民往港澳定居。石狮建市后,移居港、澳的石狮人数增多。1989~1997年全市经审批往港澳定居的人数达5788人,其中凤里办事处1146人,湖滨办事处697人,宝盖镇578人,灵秀镇842人,蚶江镇549人,祥芝镇650人,永宁镇1326人。截止1997年石狮市旅居香港、澳门人数约6.5万人,其中在香港约6万人,在澳门约5000人;祖籍石狮市区的2.8万人,蚶江镇的1.1万人,祥芝镇的1.4万人,永宁镇的1.2万人。
  一、移居
  (一)移居香港
  据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地山考证:“香港最早居民以福建人为多,清代以前就有数以百计的莆田、晋江、漳州人在香港岛屿定居”,其中不乏石狮人。19世纪中叶香港开埠后,移居香港的石狮人逐渐增多,其主要成员是商人、渔夫和船民。
  民国初期至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因战乱、匪患、饥荒等原因,石狮人离乡背井远走他乡,不少人移居香港,他们多数聚居在北角。抗日战争胜利后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后,石狮人往港不绝于时。其时在香港的石狮人数以千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往港者多为侨眷。他们旅居香港,主要依靠侨居南洋各地的亲人汇款维持生活,有些侨眷则在当地工厂做工。部分侨眷、侨属在政治上受歧视,其在内地的子女就学、参军、工作受限制,有的有不安全感,经申请,政府批准其前往香港,有的偷渡去香港,这些人先后定居下来。
  1960~1972年,人民政府为解决侨眷妇女因长期与海外亲人分居造成的生活困难,批准大部分侨眷妇女到香港与亲人团聚、定居。这个时期以1960~1962年移居人数较多,主要是侨眷妇女和10周岁以下儿童。
  1973~1977年,香港当局正式放宽国内华侨子女赴港定居。这个时期去香港的主要是年青人,他(她)们父母在南洋或在香港,经向公安部门申请,获准后则移居香港。石狮平均每年往港定居人数上百人。
  1978年,因菲律宾政府移民局允许中国国内侨眷子女去菲旅游探亲,石狮有不少人凭菲律宾政府的入境许可证,向公安部门申请往菲律宾旅游、探亲,他们则中途滞留香港不走,后港方当局不得不给予办理居留证,这些人居住满7年后即成为正式港人。1978年以后居住在香港的石狮人因婚姻关系,为家乡的亲人申请到港定居。这期间石狮往港人数最多,仅1978~1983年4月,石狮公社移居香港人数就有1120人。1997年在港的石狮籍人约6万人。
  (二)移居澳门
  据《澳门妈祖阁庙五百年纪念碑》碑文记述,至少在500年前“泉漳人士”已在澳门定居。16世纪中叶澳门开埠后,陆续有石狮人徙居澳门。鸦片战争至解放前夕,移居澳门的石狮人数百人。1962年,印度尼西亚发生大规模排华事件后,有石狮籍华侨移居澳门。1980年,澳门当局通过“新移民”条例后,申请到澳门的石狮人逐渐增多。至1997年,移居澳门的石狮人约5000人。
  二、从业
  (一)在香港从业
  清代,石狮人往香港大多是渔业停靠,有些渔夫、船民在鸭脷洲一带拓荒定居;一小部分人经商做工。民国时期,石狮人在香港从事的行业逐渐繁杂,从走街窜巷、摆摊设点到开设商行,经营日什、食品、百货、中药材、进出口以及航运、汇兑等业务。大部分石狮人居住在北角,也有居住在铜锣湾、九龙和官塘等地。开设商行的多在德辅道西、上环街市、南北街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60年代,石狮人在香港,有的办工厂,有的经营商业,但这时期香港经济还没有什么发展,大部分人在港从事地盘工、酒楼杂役、纺织工、成衣工、塑料装配工等。70年代以后,随着香港经济的迅猛发展,在香港的石狮人创建不少颇具规模的企业,涉足金融、航运、建筑、房地产、旅游、珠宝、电脑、电器、制衣等行业,如祖籍蚶江的台胞林为兴原是香港“亿美珠宝银楼有限公司”、“侨珊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后移居台湾;祖籍石狮的杨孙西是香港国际针织制衣集团总裁、董事长,经营10多家针织、纺织、制衣企业。永宁籍的施展熊,是香港大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80年代后,部分石狮人集中住在香港东区。至今,石狮人已分布在香港各个角落,各个行业。
  (二)在澳门从业
  早期移居澳门的石狮人,大多数是做工务农。但石狮人素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或肩挑小卖或摆摊设点。70年代以后,移居澳门的多是青年人,有的白手起家,经过多年劳作,稍有积蓄则经营商业,开设店铺。进入80年代,澳门经济迅速发展,石狮人在澳门的职业结构有较大变化,已分布在各个行业,从事商业金融、房地产的占15%,小商贩占20%,办工厂占10%,做工占35%,当店员占5%,手工业者占10%,从事运输业占1%,自由职业者占2%,其他占2%。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