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0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
分类号: F830.5
页数: 2
页码: 498-4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狮市金融管理中的信贷资金管理,1950年,人民银行试编业务收支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信贷收支。1953年,建立综合信贷计划管理,实行统收统支。同年3月,收回银行下放的一切权利,对银行业务实行垂直领导,加强信贷的计划性,实行高度集中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1979年,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的办法。为加强贷款的安全管理,增加贷款交叉的透明度,支持效益好、信用好的重点企业,石狮人行在全省率先做好《贷款证》试点的一切准备工作的内容。
关键词: 石狮市 金融管理 信贷资金

内容

1950年,人民银行试编业务收支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信贷收支。1953年,建立综合信贷计划管理,实行统收统支,即存款一律上缴总行,贷款指标由总行层层下达。1959年,对国营企业实行全额信贷,对信贷资金实行存贷下放、计划包干、差额管理、统一调动的管理办法。由于受当时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影响,银行大破规章制度,敞开供应资金,对计划包干的差额管理不严,削弱全国信贷收支的综合平衡,1961年停止执行,恢复统收统支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同年3月,收回银行下放的一切权利,对银行业务实行垂直领导,加强信贷的计划性,实行高度集中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1971年起,实行农村信贷包干办法。1972年,按工业、商业、国营农场、社队农业和农副产品收购贷款5个项目分别掌握,不能相互调剂。1979年,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的办法。1981年,改为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管理。
  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对差额包干办法作出3条补充。1985年1月1日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融通的管理办法,同时规定工、农、中行按吸收一般存款总额10%缴存款准备金,建行按30%缴存。1987年进一步完善实存实贷管理办法。同年1月各行均按10%缴存,10月起由10%提高到12%, 1988年,全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猛。同年9月再次把存款准备率从12%提高到13%,以紧缩信贷,治理通货膨胀。1989年,石狮人行贯彻总量控制、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的货币信贷政策,多次召开各专业银行行长联席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实施信贷倾斜,增加对国营企业,出口创汇企业,粮食收购及调运,水、电、程控电话设备的贷款投人。当年市人行对专业银行累计发放短贷3000万元。1990年石狮人行根据上级下达的信贷规模,设置监控表,由专人负责,逐月监控实施,一旦发现超规模立即通知纠正,年底各专业行均控制在规模内。是年,各专业银行对国营及三资企业贷款比重增加,人行发放短贷1110万元,解决专业银行的临时资金需要。1991年继续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强化信贷资金管理。石狮人行按照上级下达的22770万元信贷规模,当年实增贷款22667万元,控制在规模内。为加强贷款的安全管理,增加贷款交叉的透明度,支持效益好、信用好的重点企业,石狮人行在全省率先做好《贷款证》试点的一切准备工作。
  1992年,全面实行《贷款证》制度。当年办证3263本,有贷款交叉的占十分之一。同年试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年底全市贷款增加4.2亿元,控制在规模及比例内。199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6月28日发布《贷款通则》,首次对市各金融机构试行《贷款证》制度以来进行年检,对违反《贷款证》管理的行为进行通报处罚。
  为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1996年下半年专门成立金融系统信贷资产保全领导组,摸清贷款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企业贷款风险度,采取补救措施,尽力保全,并加大逾期贷款催收力度,全年诉诸法律、起诉400多户,标的4000多万元。同时建立大额贷款报备和严格贷款的三查制度,防范和化解部分信贷风险。1997年实行《贷款证》年检换证,全市换证2820户,对11家违规金融机构进行处罚。同时运用各种手段清收不良信贷资产,年底全市尚有不良贷款余额91640万元。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