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针纺织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8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针纺织品
分类号:
F407.81
页数:
1
页码:
1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狮市的、销售、品种、随着市场的开放、针纺织品实行国营、集体、个体多渠道销售。
关键词:
服装
纺织
石狮市
内容
民国初年,石狮已有棉布销售,最大的棉布商品为瑞兰、联泰、绵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纺织品由中百公司兼营。市场供应的棉布以黑、蓝、灰色为主,均从泉州二级站调拨。1954年9月13日,国家对棉布和针织品实行计划凭票供应,无论农民、居民,每人每年发给布票7~8.3米。年度定量最高为9.3米。1960年8月,除棉布凭布票购买外,对卫生衣裤等9种商品实行凭布票供应,毛巾、袜子、手帕等5种商品凭购买证限量供应。1961年又将毛巾、汗衫、背心等6种商品纳入凭布票供应。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海外华侨开始邮寄日用工业品和纺织品回家。1962~1966年,国家凭侨汇照顾物资供应,邮寄物件立即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棉布花色品种减少。一些传统品种的龙头细布、四君子哔叽等供不应求,花布销售锐减,草绿色布销售却直线上升。凭侨汇供应物资中断,华侨再度邮寄物品,大多是针纺织品,其中有的确良化纤布、印花灯芯绒等。70年代,化学纤维布兴起,代替纺织、针织品。市场供求矛盾逐渐缓解。1983年5月起,针织品取消收票。同年12月在全国范围取消棉布定量供应。随着市场的开放,针纺织品实行国营、集体、个体多渠道销售。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