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森林检疫与病虫害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3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森林检疫与病虫害防治
分类号: F326.2;S763
页数: 1
页码: 7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年至2007年德化县森林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988年至2007年,德化县未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害成灾危害,仅有个别地方发生小面积危害。
关键词: 德化县 林业 森林检疫

内容

20世纪90年代,县林业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综合分析测报数据,定期公布县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短、中期预报,并提出防治方案,同时组织和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防治;依法对林木种苗、花卉、木材、竹材以及其它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进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检疫率100%;建立森林病虫害省级防治实验室,研究森林病虫害药物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2007年,全县有林业植物检疫员16名,每个林业站有专人负责测报工作。全县设立监测点539个,其中重点监测点112个,配有由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组成的监测员390人。检疫人员和监测人员经常深入林区开展监测点调查和日常监测工作,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对人流、物流频繁的花卉市场,城、镇附近一重山、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及附近进行重点监测,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加强石牛山、戴云山及主要溪流两侧防护林、生态公益林等地带监测。主要监测对象为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松墨天牛、松毛虫、杉白蚁、毛竹枯梢病、毛竹叶螨等。
  据有关资料记载,1988年至2007年,德化县未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害成灾危害,仅有个别地方发生小面积危害。其中有小面积的毛竹枯梢病、马尾松毛虫和其他病虫害,主要病虫有香樟毛虫、建柏毒蛾、竹春象等,通过人工药物防治,均得到控制或消灭,森林生态保持良好。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