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劳动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27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劳动力
分类号: F327
页数: 1
页码: 6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年至2007年德化县农村劳动力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007年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仍未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 德化县 农业 劳动力

内容

1988年,全县农村劳动力79057人,从事农业生产68024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84.6%。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2.46亩。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107986人,其中男69797人、女38189人;从事农林牧渔劳动力93999人,其中男60411人,女33588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其中大学本科5人、大专9人、中专44人、高中5584人、初中21646人、小学57556人、小学以下9155人。
  1992年,德化县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1998年,全县实有劳动力117055人,从事农林牧渔78394人,占劳动力总数64.35%,比1988年降低近20个百分点。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124641人,从事农林牧渔劳动力64120人,比1990年减少约30%,其中男33320人、女30800人。劳动力总数中,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其中本科20人、大专110人、中专340人、高中2760人、初中21830人、小学35150人、小学以下3910人。10年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提高10个百分点。
  2007年,全县实有劳动力(劳动年龄内)150454人,从事农林牧渔57674人,占劳动力总数38%。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3.7亩。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152人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但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仍未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