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储蓄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23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储蓄存款
分类号: F830.48
页数: 2
页码: 622-6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07年德化县各金融机构推出各种有奖储蓄活动,储蓄存款保持相应增长态势。
关键词: 德化县 金融 储蓄存款

内容

1988年,德化县各金融机构坚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上暂时闲置的资金,不断扩大存款规模,为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服务。下半年,国内发生通货膨胀,为稳定储蓄存款,缓解挤兑压力,各家专业银行推出各种有奖储蓄活动。9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城乡居民个人3年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年底,全县储蓄存款余额3570.1万元,比上年增加480.8万元,增长13.47%。1991年12月,停止办理保值储蓄业务。
  1993年年初,出现高息集资现象。4月,国务院下发坚决制止乱集资通知。5月、7月,国家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利率,再次对城乡居民3年以上定期储蓄实行保值,至年底,全县储蓄存款余额达25891.4万元,比1988年增长6.25倍。
  1999年11月,国家规定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应缴纳利息税,利息税率20%,由储蓄机构结付利息时代扣代缴。
  2000年4月,个人储蓄存款实行实名制,储户存款时应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并且只能使用有效证件上的姓名,原账户没有使用实名者,都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实名。
  2002年,德化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储蓄存款保持相应增长态势。年底,全县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1亿元。
  2007年年底,全县储蓄存款余额达21.64亿元。同年8月,存款利息税率调整为5%。2008年下半年,停止缴纳利息所得税。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