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其他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57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其他业务
分类号: F832.38;F832.39
页数: 1
页码: 685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9-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典当、基金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典当 基金会 安溪县

内容

一、担保
  1999年9月,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业务460万元。2001年后,该公司基本停止办理担保业务。是年,发放短期融资7000万元。至2002年底,累计办理担保业务460万元,提供企业短期融资7631.46万元,收回7531.46万元,收取手续费10.60万元。此后,由于资本金不足,社会信用不尽人意等问题,不再开办新的担保业务。其他3家担保公司业务量较少。
  二、典当
  1993年3月,安溪鑫融典当行开业后,解决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的临时性资金需要。但因其资本金仅有120万元,典当质押物少,业务量较小,经营效益差,经过4年多运作,至1997年7月停业。2002年,安溪黎昌典当公司办理业务83笔,典当金额314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8万元。2007年,办理典当业务371笔,典当金额632.70万元,主营收入47.57万元,税后利润4.61万元。
  三、基金会
  农村合作基金会(简称农基会) 1992年7月6日,全县首家农基会安溪县官桥镇莲兜美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有固定股金20万元。至年底,全县24个乡(镇)成立农基会75家,筹资近8000万元,约占全县银行存款的1/10。1998年1月,全县农基会增至125家,其中,依法办理登记的75家,仅占60%。农基会筹集固定股金2472万元,期限股金8942万元,共筹集资金11414万元。1999年11月,全县农基会开展业务活动有75家,其中,乡(镇)级13家,村级62家。因违规吸储和放贷,部分农基会无法正常运作,尤其是到期不能收回贷款和兑付存款,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是年11月18日和2000年1月16日,县政府分别召开两次会议,部署清理整顿农基会,重点是清还欠款。至2000年7月10日,全县干部职工归还借(担保)款1111.4万元,占借(担保)总数80.7%。9月30日,县政府发出做好全县农基会清盘关闭工作通知,清理步伐加大。至11月15日,全县农基会累计收回欠款9491.8万元,占投放总数68.9%;兑付群众存款本金10348.2万元,占筹资总数77.4%。其中,全部兑清固定股金和群众存款有22家。对资不抵债的农基会,县财政办理中央专项借款4000万元,为其垫兑群众存款。12月底,全县75家农基会全部清盘关闭。
  凤城镇龙湖合作基金会 1997年1月,首家非农业基金会安溪县凤城镇龙湖合作基金会开业。1998年4月,股本金总额10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46万元。是年底,根据县政府通知,该基金会清理停业,全部兑清股本金及存款。
  教育基金会 1991年,为便于侨亲及乡贤捐资助学,全县成立各类教育基金会46家,基金总额1184.5万元。基金多数存本取息,用于奖教、奖学、校舍修缮等。1999年4月,全县有教育基金会73家,基金总额1273万元,其中,海外捐赠1180万元,县内捐赠93万元。至2007年,全县有教育基金会59家,基金总额3250.3万元。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