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五年至八年(1879—1882年)上海海关福建省建立气象测候点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唯一号: 130032020220006961
事件名称: 光绪五年至八年(1879—1882年)上海海关福建省建立气象测候点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336.pdf
事件类型: 环境事件
起始时间: 光绪五年至八年(1879—1882年)
发生地点: 福建省

事件描述

光绪五年至八年(1879—1882年)上海海关先后在福建省沿海口岸、岛屿的海关所属机构建立6个气象测候点,由英国人和法国人管理并供应仪器,开始用仪器观测气温、雨量、风向、风速等。6个测点为:牛山岛(25°25'56〃N、119°56'25"E,1879年8月至1941年11月,60年完整记录),东碇岛(24°9'49"N、118°7'26"E,1880年1月至1943年7月,59年完整记录),青屿岛(24°21'58"N、118°7'26"E,1880年1月至1922年12月,41年完整记录),乌邱屿(24°59'26"N、119°27'10"E,1880年1月至1943年5月,63年完整记录),东犬岛(25°57'20"N、119°58'43"E,1880年1月至1943年6月,63年完整记录),北碇(24°25'43"N、118°30'11"E,1882年1月至1943年7月,61年完整记录)。海关气象测候点所观测的气象资料,主要供海关内部海上救护、保障船只航行安全之用,没有对外服务,也未开展天气预报业务。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福建省志·气象志》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是记述福建省气象事业发展脉络的资料性著述,它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了这一时期气象事业在历史巨变中的新面貌、新成就、新特色,客观地体现出气象与经济、气象与社会民生的密切关系,详述出气象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