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997条
析出资源
714条
图表
28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997 条 5 / 67
61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中、西部村落建立较早,人口较密集;东部地区开发较晚,地广人稀。从胜利油田开发到建区,外来人口大量迁入,改变了人口分布悬殊的状况。因乡镇所辖面积差异较大,人口分布仍然不均。
62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境内人口变动呈现递减趋势。
63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境内人口再生产表现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状况。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人口再生产表现为“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态势,年自然增长率在20~30‰之间。
64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社会变动包括机械变动和自由流动。
65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东营市人口构成和人口总数和各民族人口统计。
66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60年代前,当地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仅有少数回、满、蒙古族人。自胜利油田开发建设以来,随着各地人口大批迁入,少数民族有所增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胜利油田。
67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辖区内人口性别通常是男性多于女性。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男子参军、参战、支前者居多,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68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境内人口平均寿命为35岁左右。建国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制度的改善,人口控制工作的加强,人民体质增强,人均寿命延长。
69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90%以上。建区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左右;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30%左右。
70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胜利油田开发前,当地以农业为主,从事其它行业者甚少。随着胜利油田开发建设的加快和东营市、区的建立,境内二、三产业迅速崛起,行业门类日趋增多。
71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60年代前,境内居民姓氏并不繁多。自60年代初油田开发建设以来,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姓氏不断增多。至1997年,境内的姓氏已达512姓,内有皇甫、欧阳、诸葛、公冶复姓4个。
72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后家庭规模、婚嫁统计和人口占比。
73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传统的封建礼教、婚姻观念长期束缚着人们的婚嫁行为。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主,包办婚姻、早婚现象较普遍,多为一夫一妻,只有少数富豪地主纳妾。
74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境内家庭规模仍延续传统的多代同堂型。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演化,家庭规模逐步趋向小型化。建区初,户均人口3.97人。
75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概括了辖区群众晚婚晚育和节育优生和生育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