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30条
析出资源
130条

检索条件

共 130 条 4 / 9
46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讨论了朱熹辞免官职的原因、动机和过程。朱熹之所以辞免官职,是因为无法在现实政治中实现他的仁政理想,并且能够通过退隐田里、著书讲学来追求个人的学术自由。朱熹坚持儒者的职分和本分,抱有忠君爱民的初心,并意识到自己在现实政治中受到权贵的排斥和...
47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朱熹家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提炼。《朱熹家训》为每一个人在家庭、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依据,体现出了儒家以人为本、礼法结合、修身为基的管理哲学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48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家庭、社会秩序的构建以人的德性修养为根本,强调了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49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和管理哲学,提出人作为类存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0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家庭伦理秩序与社会管理秩序的结合,提出家庭伦理关系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遵循相应的伦理准则。通过将内在的道德规范与现实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可以建立一个和谐、有序、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
51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人的内在修养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关联,强调通过修身提高自我修养,并转化为实践行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朱熹以修身为中介,强调伦理道德的学习与实践,将伦理道德内化为人的道德修养,并进一步外化为道德实践行为。当每个人都具有...
52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朱熹家训》中的管理哲学思想对个人提高道德修养和发展理性知识、建构合理社会秩序以及处理个人、家庭、社会辩证关系的启示。
53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人的实践活动在理性、道德和实践的共同参与下,以及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人的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都离不开人的理性素养、道德素养和理性实践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展开。
54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礼法结合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副作用,提出了加强教育、融入日常、形成习惯是解决礼法矛盾的根本方法。教育内容应丰富,包括科学知识和伦理道德,形式应融入日常生活,让每个人真心认可并遵循礼法,使秩序变成主动的习惯。最...
55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从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逻辑关系以及人生发展的境界两个方面,探讨了资本逻辑对生产、交往、消费以及家庭伦理关系的影响。为应对这种影响,借鉴《朱熹家训》管理哲学,提出了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性,让人成为家庭伦理、社会规则的主人,并辩证统一个人、...
56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朱熹认为礼制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南宋社会风气,并且可能会引发人心败坏的问题,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他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正社会风气,包括推行婚丧礼制。首先他自己编写了礼书,方便百姓阅读学习;其次,希望君主能够以身作则,起到表率的作用...
57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儒家“礼”的内涵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宋朝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导致礼制破坏、人们漠视礼制的问题。
58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朱熹对婚丧礼制的看法。朱熹认为婚丧礼制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更需要通过规范婚丧礼制来维护社会稳定。
59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在面对南宋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时,如何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婚丧礼制,改变当时混乱的状况。朱熹通过整理编纂礼书、自上而下推行、基层教授实施、以及官府法规监督等手段,使得婚丧礼制得以规范,对当时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60
知识出处: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朱熹理学通过徽州地区门生弟子的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新安理学学派。朱熹就是新安理学的创始人。新安朱子门人后学以“附录纂疏”的形式推广朱熹经学,并将朱熹著作加以通俗化,以编纂启蒙教材用在学校书院以教学的方式传播朱熹理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