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16条
人物
108条
机构
174条
事件
49条
地名
20条
专题
69条
作品
72条
实物
24条

检索条件

共 516 条 33 / 35
481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东汉。国家一级文物。1992年下河清小淌沟墓群出土。高116厘米,青铜铸造。灯柱上饰三层四出灯叶。灯叶、灯座皆饰有人物、动物组成的连续图案。特别是杂耍人物、凤、兽及人兽相斗的图案更显精美。冥树灯整体造型精致美观,其高超的制作工艺,传神的人物...
482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东汉。国家二级文物。1963年东关外墓群出土。直径16.8厘米半球钮,柿蒂纹座,座内外各饰斜线纹一周,其外为四乳钉间饰四神纹。背面的铭文”长宜子孙”反映了古人的一种祈福心理,祈求子孙能够平平安安。
483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东汉。国家一级文物。1991年东关外汉墓群出土。长10.5厘米,宽3.8厘米。弩机十分完整,可以装卸自如。“郭”、“牙”、“扳机”、“销”部件的内侧均有“河内工官”等字样。
484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清代。国家一级文物。铜斛重142斤,四壁为梯形。上刻有铭文“乾隆贰拾巻年贰月”“布政司较准部颁京斛”字样。是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由工部颁发给甘肃道的标准器,供校准用,根据实测尺寸计算,其容积为30088立方厘米,约当今两大斗。
485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东汉。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北稍门外出土,由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基座呈长方形,边缘不规则。卧牛回首注视,尾巴上翘紧贴躯身,雕凿粗犷遒劲,形态逼真。
486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北凉时期。国家一级文物,1969年专暑街出土,高43厘米,底径12厘米。塔身由基座、经柱、覆钵、相轮、塔颈、宝顶六部分组成,整体呈圆锥形。基座呈八角形,线刻供养人八位,每面一尊,经柱刻程段儿发愿文及《增一阿含经》中的一段。文28行,250字...
487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北魏石塔 北魏时期。国家一级文物。1964年见于一水闸坑内,高38厘米,基座边长15、7厘米。青石雕刻,呈正方梯形。塔顶残,上刻曹天护发愿文及经文72字,隶书体。塔柱四面各刻三层佛像。自下而上,第一层为释迦诞生、九龙灌顶、释迦成佛、释迦多宝...
488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魏晋时期。国家一级文物。1993年果园西沟七号墓出土。砖呈长方形。墨线勾勒一男子骑马疾行,一女子长发披肩,裘氅曳地,身背一罐,踵足相送。马鞍及女子衣领裙尾饰朱彩。该壁画砖所描绘内容,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戌边屯垦士兵与妻相別时的动人情景。
489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唐代。国家二级文物。1987年征集。高8厘米。其造型为:毡冠高竖而前倾,双目凹进,鼻高而口小,下腭前突,髭须分明。面部棱角分明,艺术地展现了古代鲜卑民族的风姿。
490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器物
魏晋时期。国家一级文物。1990年三奇堡岀土。长4.3厘米,宽2.6厘米,厚2.1厘米。玉质十分细腻,器表琢卷云纹、蟠螭纹。
491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建筑
酒泉鼓楼位于城中心的鼓楼,最早建于前凉张重华永乐年间(公元346—353年),为当时酒泉太守谢艾修建福禄城的东城门楼,名曰谯楼,为戍卒打更巡逻瞭哨的场所。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展筑东城,遗东城门于大城中心,后经整饰,砖砌十字券洞,...
492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建筑
福禄城南门位于酒泉小西街南端,底部东西长9.35米,券洞深4.15米,高8米。原系东晋前凉酒泉郡福禄县城南门。1995年,城建部门在城门周围加筑了汉白玉防护栏。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93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动物
肉牛品种以西门达尔、夏洛来、皮埃蒙特、德国黄牛改良杂交牛为主,其次为原始的本地黄牛,沿山乡镇个别农户养有耗牛、犏牛。在饲养方式上,屯升、丰乐、金佛寺、清水等乡镇多为秋季零星放牧,春夏冬3季舍饲,北部及城郊乡镇全年舍饲,饲草以玉米秸秆、小麦秸...
494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动物
马的品种主要有河西马、苏联马、岔口驿马、河曲马、改良杂种马。河西马和改良马夏秋季以零星放牧为主,冬春季为全舍饲,引进马以舍饲为主。马的用途主要是乘骑、拉车和打碾。
495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动物
骡的品种主要是河西骡、改良马骡和改良驴骡。冬春季舍饲,夏秋季零星放牧。主要用于拉车、耕犁、打碾,使役性能优于马。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