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鼓楼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唯一号: 292235020220000167
作品名称: 酒泉鼓楼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576.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
主题词: 名胜古迹-酒泉

作品简介

酒泉鼓楼位于城中心的鼓楼,最早建于前凉张重华永乐年间(公元346—353年),为当时酒泉太守谢艾修建福禄城的东城门楼,名曰谯楼,为戍卒打更巡逻瞭哨的场所。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展筑东城,遗东城门于大城中心,后经整饰,砖砌十字券洞,四面各题门额,改建为鼓楼。清雍正三年,始包砌以青砖,历年屡有补修。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火。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重建三层木楼,总高24米,周长112米,券门高、宽均3.6米。券门上各有砖雕仿木斗拱及门额。其下各有一幅砖刻神瑞画,东雕“二龙戏珠”,西镌“丹凤朝阳”,南则“河图洛书”,北为“八仙庆寿”。画面下部的门额分别为“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十六颗大字,言简意赅地点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鼓楼,是酒泉境内最早的一处古建筑,199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