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96条
人物
54条
事件
3条
地名
20条
专题
2条
作品
23条
实物
94条

检索条件

共 196 条 1 / 14
1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单义省,男,道士。单义省身故后葬于崂山,在崂山摘星台晚尘洞便是道士单义省的藏骨处。
2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徐绩,男,曾任山东巡抚。清顺治初,徐绩游崂山时,曾在此处海域得见“海市蜃楼”。在他撰写的《崂山道中观‘海市‘记》中,记载着所见的“海市”奇观,奇诡壮丽,令人神往。
3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刘信常,男,字熟阳,清康熙初年来此重修凝真观,后见洞幽山秀,景色宜人,在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699年)于洞旁建一“三清殿”,以自已的字命名,称“熟阳庵”,洞亦称“熟阳洞”。刘信常死后,他的弟子、门人,念他治理、创建庵洞的一片苦心,将他葬于...
4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李真立,男,内监。李真立于天启二年建修真庵。
5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边永清,字震圉,保定满城人,熹宗(1621一1627年)朝提督忠勇御马监太监。鼎革后,弃家入道,居崂山修真庵。边永清为人然诺不欺,绅士多敬礼之。
6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海时行,男,时任,胶州总兵。清顺治十年(1652年),海时行想举旗反清,打算先出兵占据即墨、高密,然后夺取登、菜。当时即墨城空虚,守备无力,一旦着兵,势必成为废墟。于是边永清说服海时行,谎称即墨、高密两城虽小,但坚而难攻,倘拖延时间,攻之不...
7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刘志晓,男,道士。1949年崂山解放前夕,刘志晓返俗为民,现已年近花甲,定居在崂山县王哥庄。
8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关帝,原名关羽(?一219年),字云长,本名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临猗西南)。东汉末年从刘备起兵,并结识了张飞,三人结拜为兄弟,这就是至今传为美谈的“桃园三结义”。当时刘备为平原相,关公与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恩若兄弟。建安五年(公元...
9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刘祥球,男,道人,曾任关帝庙住持。1936年,刘祥球募捐集资重修,这座关帝庙才具有独特的较大规模。
10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东汉
伏湛,字惠公,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济南经学家伏生九世孙。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即位后,封伏湛为不其侯。当时的不其县邑三千六百户。现在的青岛市亦属伏湛的封地范围。 伏湛原为西汉更始(公元23一一25年)年间平原太守,当时“四方兵起,天下惊扰,...
11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伏寿,男,伏完女儿。伏寿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入宫册封为汉献帝皇后。后被曹操令华歆以乱棒将伏皇后打死,鸩杀其二子,并将伏完及其宗族皆斩首于市。
12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伏完,男,伏寿之父。伏完被称为“深沉有大度”,袭爵不其侯,其女伏寿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入宫册封为汉献帝皇后。建安19年(公元二一四年)曹操导演的一场杀后灭族的悲剧也与不其城密切相关。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密谋取汉鼎...
13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童恢,字汉宗,琅琊姑幕(今山东莒县东北)人,少仕州郡为吏。汉灵帝时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召为属官。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司徒杨赐被罢官,“恢独诣阙争之”。光和五年冬十月,杨赐复为大尉,恢“除不其令”。 童恢受命到任后,“耕织种收...
14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杨赐,男,汉灵帝时司徒。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司徒杨赐被罢官,光和五年冬十月,杨赐复为大尉。
15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汉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生,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病卒,终年七十四岁。郑玄是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大的经学大师。当时经学分今文经和古文经两派,他不受一家之说的束缚,博取众长,兼收并蓄,遍注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