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81条
人物
153条
机构
3条
事件
22条
专题
1条
作品
2条

检索条件

共 181 条 6 / 13
76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徐广云,男,担任武工副队长,带另一个短枪分队沿城外观察南关至北关的地形。
77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赵剑南,男,担任尚岩伪区长,被押送赵镈县(原四县边联,现为苍山县)处置。
78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赵一樵,男,被押送赵镈县(原四县边联,现为苍山县)处置。
79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李澄之,男,国民党知名人士和教育界名流,1941年3月发起成立的一个进步人士的组织,并建立自己的武装一一抗敌自卫军。
80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梁竹航,男,国民党知名人士和教育界名流,1941年3月发起成立的一个进步人士的组织,并建立自己的武装一一抗敌自卫军。
81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杨希文,男,国民党知名人士和教育界名流,1941年3月发起成立的一个进步人士的组织,并建立自己的武装一一抗敌自卫军。
82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彭畏三,男,国民党知名人士和教育界名流,1941年3月发起成立的一个进步人士的组织,并建立自己的武装一一抗敌自卫军。
83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萧望之,是萧何的第六世孙。今兰陵城北二里路的三个大墓,其中有一个是萧望之的(“文革”中农民烧砖,把坟墓铲成平地,墓中之物,不知流落何处)。萧望之墓,讹传为萧王墓,萧望之字长倩,宣帝时,历任左冯诩、大鸿泸、太子太傅等官。宣帝疾笃受遗昭辅政。元...
84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萧望之,也算继先贤之后,兰陵有贤名的人。《南齐书》载:"晋元康元年,分东海为兰陵郡,中朝乱,淮阴令整(字公齐,萧望之十四世孙),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于是为南兰陵人也。”这就是说兰陵萧整过江后,率寓居江...
85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西汉
西汉时,兰陵的另一个著名人物是匡衡,字稚圭,能文学,善说《诗》,时引经义议论政治得失,为一代经学家。元帝时,任丞相,封乐安侯。成帝时,为司隶校尉王尊所劾,后免官。
86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南齐
侨居南兰陵的萧整的曾孙(萧何二十四世孙)萧道成,便是南齐开国皇帝。梁朝开国皇帝萧衍,也是侨居南兰陵的萧氏同族。这些都是兰陵萧望之的后人。
87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西汉今文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孟喜,字长卿,亦为兰陵人。他与施=、梁丘贺,同学《易》于田何的再传弟子田王孙。宣帝时,立为博士。他以六十四卦分配气候,以卦气言《易》,著作虽已失传,但在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汉学堂丛书》、孙堂《汉...
88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汉代
疏广,字仲翁。汉代时期,少好学,善春秋。家居教授,远方的人都前来就学征为博士。宣帝时,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亦任少傅,朝廷以为荣,世称"二疏”。在位五年,皆称病还乡,后世用来作为“功遂身退”的典故。还乡后,不为子孙治产业,并将银钱散乡里穷人。...
89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汉代
疏受,汉代时期,兰陵人,亦任少傅,朝廷以为荣,与叔父疏广世称"二疏”。在位五年,皆称病还乡,后世用来作为“功遂身退”的典故。还乡后,不为子孙治产业,并将银钱散乡里穷人。常说:“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90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北齐时,文襄第四子高长恭(孝瓘),封为兰陵王,《北齐书》:“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弗识,长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援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此曲后为南北朝和隋唐乐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