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90条
人物
42条
机构
21条
事件
93条
地名
1条
专题
32条
作品
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190 条 10 / 13
136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1年,德州地区组织慰问团,赴昌潍地区慰问驻军6210部队和烟台地区驻军6037部队,演出30场;
13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2年7月,省文化局从德州地区杂技团抽调部分节目,到青岛市迎接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受到亲王和省领导的接见;
138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2年8月,由德州地区组成石油工人慰问团,赴胜利油田临盘指挥部演出,后又去辛店胜利炼油总厂,为欢送阿尔巴尼亚工人代表团回国,演出16场;
139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3年10月,在青岛演员俱乐部为外国海员演出两个多月。总计接待外宾万余人次,召开座谈会50多次。
14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4年3月,又在青岛市海员俱乐部演出,接待外宾5000多人次,并多次到海岛为部队演出。
141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0年春,德州地区杂技团应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协助拍摄彩色故事影片《红牡丹》,影片中3个角色即红牡丹、五龄童、九月菊,在一场马戏表演中,由杨秀华、杨惠萍做红牡丹的替身,吴宝森做五龄童的替身,杨惠萍做九月菊的替身。表演矫健、优美、和谐。...
142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3年2月5日,《大众日报》第三版报道题为“杂技艺术的新风姿”,附剧照6张;
14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9年6月23日,《吉林日报》第三版报道题为“高超的技艺,精湛的表演”;
14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9年6月25日,《长春日报》报道“杂技之花并蒂开”,附剧照3张,速写“空中飞人”一幅;
145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9年8月21日,《鹤岗日报》第一版报道题为“德州杂技团来鹤演出”;
146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0年4月15日,《解放日报》第二版刊载题为“精彩马术,难得一睹”;
14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0年5月22日,《江城日报》第三版刊载题为“精湛的技艺,优美的造型”;
148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0年8月31日,《包头日报》第二版刊载题为“惊险绝技,妙趣横生”;
149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1年7月21日,《沈阳日报》第三版报道题为《协助拍摄〈红牡丹)的马戏团来沈公演》。
15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8年12月,平(原)、德(县)(现陵县)合并,平原京剧团为一团,团长张春山;原德县京剧团为二团,团长张立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