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73条
人物
2条
地名
1条
专题
61条
作品
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73 条 3 / 5
31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丧葬旧时该地丧葬礼仪较多,其繁筒程度,皆视经济条件而定,一般人家是,先给死者理发,沐浴、更衣,然后抬进棺材,叫做“上棺”。同时讣告亲友,设灵堂,请道士安灵。安葬前夕,举行祭奠仪式,鼓乐伴奏,这叫“暖材”。第三天出殡,八人抬棺,称“八仙”,孝...
32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冬至祭祖每年八月二十七日到圣诞辰(一般是十二月二十五日),该地几姓大宗祠,如冯氏祟德堂,何氏崇本堂,汪氏怀德堂等都按传统习惯,举行礼仪,祠内点燃香灯,泡上清茶,擦净桌椅,以八月二十七日为正始日,在这一天,上届正副首人也被一一邀请,族内读书的...
33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撰谱、修谱是祭祖的形式之一,领谱人在祭 祖时,须把宗谱带来,族长要依次逐本检查,如发现保管不妥,视虫蛀破损程度深浅,予以罚金,祠内事务较多,一般选举正副二首人管理。每年元月初一和冬至后一天,办薄酒一席,族中长老或当权者同到祠堂来,请算帐目,...
34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清明扫墓清明扫墓,自古流传,至今仍很盛行.每至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到祖宗和亲人坟上祭扫,供享,焚纸钱、插香挂幡,加盖坟土,表示对祖先和亲人的缅怀。 建国以来,社会团体,机关,学校又组织对革命先烈的悼念活动,到革命烈士墓前扫墓或到革命圣地春...
35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服饰
穿着清代末期和民国初期,村民服装一般为土布粗衣。夏天,男的穿对襟便衣,冬天大襟长袍;女的穿宽袖镶花边齐大腿短衣,胸围较宽。经商的人夏天多穿对襟便衣,冬天穿长袍,读书人穿长衫,外罩马褂。民国中后期,男的改穿中山装,女的改穿旗袍。帽子:农民喜欢...
36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服饰
首饰方面,清代盛行玉饰,如玉镯,玉簪,民国时期,盛行戴金、银手饰。如金戒指、金耳环、银手圈、银颈圈。建国后,盛行戴手表。近来,又时兴金,银首饰了。
37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酒席建国前,较好的是参、鸡,鱼、肉酒席。即以海参、鸡,鱼、猪肉为主,再用其他材料凑成十二至二十四大碗。其次是滑鸡、糊、肉酒席。以山粉、毛鸡,猪肉为主,再用其他材料凑成十至十四大碗。 建国后,物资丰富,生活改善,酒席用的是十二至二十四盘,讲...
38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吃汤面节日探亲,稀客拜访,主人首先煮上一碗汤面,三个鸡蛋招待来客,有的还外加一只红烧鸡腿。然后再摆酒席,这种风俗,至今沿袭不变,
39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吃新每年新谷登场,碾舂成白米,用来做成饭或米果,首先供奉祖先,然后才大家吃。讲究的人家还要摆酒席。此习今已不传,
40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上梁建造新房,要经过破土动工、竖柱、上梁、峻工四步,每一步都要摆酒席,其中,以上梁最为隆重。要通知亲友赴宴,亲友则要馈送香烟、爆竹、红布、对联、玻璃匾之类,上梁均在清晨,币红布卷梁,排坊上写着‘福星高照。四个字,然后,鸣放鞭炮,由石匠、木匠...
41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乔迁屋主迁入新屋,称为乔迁之喜。在家设宴,亲友馈送香烟、鞭炮、糕点、对联,红布等物,表示祝贺,
42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发始迁入新屋或重砌锅台,首次使用时,需炒冻米或煎蛋之类,烧上滚茶,家人团聚,意为兴旺发达。
43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饯行接风长期在外工作的回家,族内家人要摆酒席为其接风洗尘,外出升学或工作,又要为其摆酒饯行。近几年来,最为盛行的是子女升学摆酒,父母邀请教师,亲友大摆酒席,为子女饯行。
44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刻石立位清代以前,如若族内之人中举,出仕或为本族公共事业作出贡献者,族老便请来石 匠,刻石铭记,以资纪念,祠里也留有空位,每冬至祭祖,同时礼拜.此习今废。
45
知识出处: 高岭 | 类型: 习俗
赌博旧时该地赌风盛行,种类繁多。有鱼宝,红宝、翻天印、牌九、纸牌,骨骰子、麻将等。每逢庙会,年节和农闲时间,到处聚赌,输钱者负债,变卖田产,有的还卖老婆,虽族内三申五令,禁止赌博,然屡禁不绝。建国后,在人民政府严令禁止之下,赌博之风才被扫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