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1条
人物
8条
专题
26条
作品
6条
实物
1条

检索条件

共 41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时代:
蓝廷珍,著名清代台湾总兵。
2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时代:
蔡新是清乾隆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同时也是上书房总师傅和四库全书的正总裁。据传,他在清乾隆年间归休后,在鸡啼岭北侧的中崙茶场建造了一座茶场。
3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时代:
蓝廷瑞,名兆,字元晦,于元末明初从江西始迁漳浦,居前亭下尾(今称庄厝),地名蓝厝井。有蓝家井石界。延瑞生三子:庆福、庆禄、庆寿。
4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时代:
倪大器,古美山社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安徽歙县知县。有孙二人,倪俊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隆武时,授兵部员外郎;倪中明,俊明弟,崇祯十五年举人。此三人世称“祖孙三进士”。
5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时代:
潮音和尚(1649~1698年)自幼削发普陀山旃檀庵,被后人称为“普陀山中兴之祖”。早在清康熙六七年间,潮音即带领徒众,曾修复过宝陀(普济)寺旧殿,新建天王殿、大圆通殿等20余处。在普陀山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6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时代:
蓝兆魁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其子蓝陈略。
7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时代:
蓝陈略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中举人,授建阳县学教谕。其父蓝兆魁,世称“父子登科”。
8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时代:
蓝彩琳,赤岭畲族乡石椅村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进士。学博文纯,工于声律,为人潇洒不群,常林下自乐。
9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类型: 景区
位于土塔村大厝社。为两进式古建筑,由夯土墙、木质梁柱、门户廊檐、瓦片屋顶等部分构成。如今已无人居住,墙体部分倒塌,从架构、立柱和斗拱依然可以看出昔日的模样。
10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类型: 景区
位于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的杨美村和花园村之间,中间隔着玳瑁山脉的一段余脉,相距约2公里,是在闽台地区以及南洋华人社会流传广泛的章回小说《杨文广平闽十八洞》涉及的地点之一。据说洞穴穿越整座山,洞南面是一个石崖。1986年,石匠采石炸开了一个洞口,...
11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类型: 景区
杨美古道从赤岭城仔里村,沿着杨美水库西南角的山沟,经过现已淹没在水库里的官路村,翻过玳瑁山东面的余脉鸡啼岭,越过中崙场,到达龙海市白水镇的岭脚村。
12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类型: 景区
石椅村三板桥位于下庙自然村,属于南宋古建筑。于漳台蓝氏有特别意义。
13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类型: 景区
古罗翰林府在古罗社,原为三间两进的古建筑。为清代礼部左侍郎蓝应元府宅,因他曾任官翰林院编修而得名。蓝应元晚年辞官回家乡,曾在此定居,直至去世。
14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类型: 景区
高叟洞位于漳浦湖西乡城内村。沿着湖西盆地中部一东西流向的小河道往西走3公里,到了一个狭长的峡地,北面是海拔236米的寨山,南边是海拔324米的大湖山,峡地的西北面便是天鹅山,漳浦的两座名山——灶山和玳瑁山的余脉在这里接壤,在海拔约80米的山...
15
知识出处: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 类型: 景区
杨美水库位于漳浦县东北部、玳瑁山南麓,东和北面与漳浦县马坪乡、龙海市白水镇交界。总库容5530万立方米,是漳浦县目前库容量最大的中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核定有效灌溉面积3.63万亩,以灌溉为主,结合养鱼、发电、造林种果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