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86条
人物
75条
机构
8条
事件
144条
地名
1条
专题
4条
作品
54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286 条 9 / 20
121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2年1943年,整编保甲。金溪乡并入蕉城镇管辖,改为蕉城镇金峰保。全县为19个乡(镇)建制。
122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3年,田粮合并,田赋管理处改为田赋粮食管理处,县粮政科被裁。
123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3年5月,全省行政督察区略有调整,增至8个。宁德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署驻福安县城。1941年10月,为适应战时需要,经行政院核准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保安司令部合并,其名称定为某省某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这情况直至1949年未有改...
124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3年11月,县行政区域并编,撤销区署的派出机构,实行县、乡(镇)二级政制,把乡(镇)分作甲、乙、丙三个等级。并编后,全县为14个乡(镇)135保。
125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3年12月,田粮机构合并,组成田赋粮食管理处。
126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3年(1944年)5月,县临时参议会成立,郑宗霖任参议长。
127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4年11月,正式选举乡镇民代表,成立乡镇民代表会。成员由所属各保之保民大会各选举2名代表组成,参与议决乡镇财政管理,选举产生乡镇长、县参议员和制订乡镇自治规约等事宜。
128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4年(1945年)8月,周墩特种区升为周宁县,原邑境西北部置区的地盘正式从宁德县版图中析出。
129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4年(1945年)10月,宁德县长张桐膺组织对各机关的现有人员和年度经费等进行调查,列表上报。今摘抄于下: 一、宁德县政府。住址:县府路。经费307380元。 内设七科三室,含县长共67人。细分: 民政科长1人,科员4人,户籍员1人。...
130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5年1946年,为贯彻地方自治制度,再次规定乡镇长由乡镇民代表选举产生。
131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6年(1947年)6月,调整行政督察区,宁德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福安县城。11月,竞选“国大”代表,候选人阮元皋、龚幼翰、林承荣、黄家瑞,阮元皋当选。
132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6年(1947年)田赋粮会管理处被撤,另置税捐稽查处。
133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7年(1948年)9月,咸杉乡划给周宁县管辖。此后,本县为4镇9乡。即:蕉城镇、漳南镇、八都镇、霍童镇、濂坑乡、七都乡、赤溪镇、洋中乡、溪源乡、上西乡、飞鸾乡、碗城乡、三都乡。直到1949年8月未变。
134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7年(1948年)县政府机关精简机构,调整人员。缩减至包括县长刘德馨在内仅34人:民政科4人,财政科4人、教育科3人、建设科4人、田粮科4人、军事科3人、秘书室5人、会计室4人、统计室2人。
135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8年(1949年)县田粮科被撤,在财政科内设一田粮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