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9条
机构
62条
地名
1条
专题
56条

检索条件

共 119 条 6 / 8
7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1950年,由贵州引进永定坎市种植。50~60年代初,在永定县有一定推广面积。该品种一般株高120~140厘米,叶数20~23片,节间中等,株形筒形,腰叶长45~50厘米,宽25~30厘米,叶片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面微有皱折,叶缘呈波浪状,...
7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原系特字400与开喜杂交育成的品种。1946年、1947年,由卢衍豪、卢屏民分别从江苏南京、贵州贵定引入永定种植,为50~70年代福建的主栽品种。该品种株高120~145厘米,节间稍长,有效叶数16~20片,腰叶长45~48厘米,腰叶宽26...
7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系永定县农科所卢万太等科研人员于1978年从特字401号系统选育而成,又称提纯401。1980~1982年,参加全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连续3年获得产质第一名。1982年,被评为全省最佳良种。1984年,被认定为全国八大主要推广良种之一,是8...
7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系宁化县张仁琳等人于1977年从该县禾口乡石壁村烤烟401品种烟田的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经过几年试种和栽培烘烤及对特性的摸索,1982年定名,并在宁化县种植,但面积不大。1986年、1987年,连续两年参加全省品种区域试验,具有产质量较佳,适...
80
G-28 经济作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1986年,引入上杭、清流县试种。1987年后,宁化、清流、永定、上杭、龙岩、漳平、南靖等县均有所推广。1989年,全省种植面积达2667公顷左右。1991年以后逐步被G-80所取代。该品种株式塔形,株高80~90厘米,茎围8~10厘米,茎...
81
G-80 经济作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CoKer254与G-28杂交选育而成的美国品种。1986年引入福建省种植,经几年试种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1993年,全省种植面积达2.7万公顷,占全省种植面积的35.6%,主要分布在龙岩的永定、漳平、武平、连城、长汀等地,三明的宁化、...
82
K326 经济作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1986年后,引入福建省种植,因其产量较高,烟叶烘烤容易,原烟颜色桔黄,上等烟比例高,产值较高,深受烟农欢迎,推广面积逐年增大。1992年,全省种植面积达1.98万公顷,其中龙岩地区种植面积达1.53万公顷,占当年全区种植面积的90%。因烟...
83
春烟 经济作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70~80年代初,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全省春烟种植面积受到影响。80年代后期,强调多种经营,实行烟粮挂钩的奖售政策,加上烟叶市场对春烟需求量增大,春烟面积不断扩大,到了1993年,福建省的烤烟区基本上都种植春烟。
84
冬烟 经济作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一般在秋季育苗,冬季移栽,春季采毕。福建省始于1955年开始试种,至70年代初开始推广。福建的云霄、平和、漳浦以及永定、上杭的部分低海拔平原乡镇,由于冬季温暖、基本无霜,烤烟可种于冬闲稻田,烟叶采收后又可连种早、晚两季水稻,获得一年三熟,不...
85
秋烟 经济作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一般在大暑播种青苗,立秋移栽,立冬前后采收。福建省于1966年后开始试种,初获成功的是云霄县。1967年,全省安排种植333公顷。龙岩地区的部分县(市)也有零星种植。因为秋烟是在高温季节育苗,困难重重。移栽后正值气温直趋下降,烟叶成熟期处于...
8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香料烟又称土耳其型烟或东方型烟。原产于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属喜温、耐旱、怕涝的类型,适宜种植在高温、干燥、少雨、多日照、气温日较差较大的生态环境里。香料烟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福建烟区曾多次引进试种,因各种原因未能推广种植。 1960年,...
8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白肋烟原产于美国,由于烟株的主茎和叶片中脉呈乳白色而得名。它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我国以湖北恩施地区所产白肋烟最为著名。 1989年,福建省烟草公司在福州召开全省晾晒烟生产开发研讨会,提出以“精心组织,搞好试点、扩大示范、加速发展”的指...
8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为最古老的品种之一。产自漳州之石码、长泰一带,初仅供地方需要。清朝初年,郑成功数十万军队,都是吸用乌厚烟。乌厚烟遂随郑师传入台湾。制乌厚烟的原料多为小溪,阪仔的乌叶和长泰晒烟等。
89
麟烟 经济作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系乌厚烟之变异。清代前期,当乌厚烟向天津等地大量输出后,北方烟叶产量大增,因此乌厚烟销路被堵。道光初年,石码人刘锡我遂将乌厚烟稍加改良,换成麟烟输出,闻名于台湾。生产麟烟的厂坊主要分布在石码一带。系采用四乡、高际、山格的乌叶。
9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经济作物
由麟烟变异而来。清道光末年,为浦仔人红兰号张某、文人号林某所制造,比乌厚烟少油、丝细、呈赤色,销路更畅,附近至崎岭,外达台湾中部的鹿港、北港等地。其原料主要来自崎岭、炉溪、浦仔、井尾甘棠、四乡、交际、山格、小溪阪仔等地。兴化厚烟,有赤、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