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708条
人物
91条
机构
18条
事件
388条
地名
16条
专题
168条
作品
27条

检索条件

共 708 条 43 / 48
63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闽东畲家习俗,男方迎亲花轿进入女家中堂时,新娘就边歌边哭边诉惜别情。到午后,轿夫及媒人再次催她上轿时,才开始梳妆。梳妆时,别人要解开她头上环状的姑娘发式,即红绒线发圈,梳成已婚妇女的凤凰头。这时由母舅主宰,让二人抱住新娘,一人专事梳头。梳头...
63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闽东畲村之俗,少娘上轿前要向祖宗礼别。传说高辛帝嫁女时,三公主为皇帝女儿,一不拜天,二不拜地,更不能跪拜祖宗,她双脚不能踩地,这个风俗延续至今。新娘踩在米筛上向祖公点头礼别。踏米筛另一含意是米筛为畲家洁净而又贵重的生活用具,新娘踏筛是表示对...
63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有的畲村在新娘梳妆完成后,由母舅扶进中堂行“分酸”仪式。这时,同胞兄弟手捧红漆樟木八角茶盘,盘里放着两碗带骨猪肉煮成的线面。新娘踏在米筛上将每碗线面倒一半到另一碗中,连分三次,隐喻亲生骨肉分离,边分线面边哭唱《别爹娘》、《别歌嫂》等。分好线...
63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花轿进女家时,各地风俗略有不同。有的畲村轿夫4个全是男家人,有的畲村轿夫是男家2人,女家2人,起轿时,男家人走前,女家人居后;有的畲村将轿放在天井,有的畲村放在中堂或轿厅东头等;有的畲村嫁妆与花轿同行,嫁妆在前,花轿在后,而有的畲村是嫁妆提...
63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畲家花轿可设吹鼓班。花轿由未成年的弟弟等陪同上路,轿前有宫灯一对,由女家大一辈的亲属执掌。花轿凡经过溪水、桥梁、蹬步、宫庙等,新娘要拋撒五谷一把和红颜料染成的鸡蛋一只,俗称“过溪蛋”,以敬神明。有的畲村是撒纸钱,俗称“买路钱”,以避鬼祟。如...
63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新娘进村,以鞭炮迎接。花轿至夫家,男方亲友要回避,村中怀孕、服丧者以及肖属与新娘相冲者均要回避。闽东部分畲村则由一人手执柴片敲击门槛呼喊:“绝人种啦,送人种来啰!”这时家人趋贺,唯有公婆回避,以免相冲相克。在连江、罗源、蕉城等地,轿到男家,...
63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仪式隆重。中堂照壁有大红双喜,横楣书“凤凰到此”,左右书“安邦定国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驸马金卿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有的书“功建前朝高辛皇帝金銮殿上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公子孙日月同休免差役”,有的书“燕尔当思高辛宠,鹏程应念祖公功”。...
63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拜堂后,由男家两位老年妇女把两个红布袋放在地面,让新娘踏过,新娘踏过一个布袋就抽去这个布袋置于另一个布袋前面,两个布袋互相传递,让新娘一直踏进洞房。“袋”与“代”谐音,“传袋”即“传代”。
63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洞房中新人床铺帐楣上挂一串粽子,床铺上放着婴儿车,车上放蓝色印花尿布。人新房时,由新郎手执一对红喜烛引路。新郎人洞房后,脱去衣冠出房招待宴席的宾客,青年男女则前去“闹洞房”。闹洞房时,进行盘歌猜种活动。在新娘嫁妆中还有农作物的良种,如蚕豆、...
64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婚宴,又称“讨亲酒”,或称“大酒”。古俗宾客贺婚,“至贺人嫁女,仅以布数尺,贺娶亲亦仅百文,得贺数次,其宴客次数,即以其致贺次数为准”。今俗,酒宴设于厅堂,一般夜间或中午举行。以厅左第一桌为首席,俗称“阿舅桌”,专请母舅及尊贵宾客。母舅未入...
64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佳期酒,又称“暖房酒”或“新郎酒”。闽东畲村在“讨亲酒”散席后,在厅堂中留下一席。入席者为同村父母健在,甚至三代同堂者,共8人,俗称“八仙”。一人为“八仙头”,又称“暖房头”,其余做“子弟官”又称“暖房脚”。他们身着长衫,头戴红缨帽。闽东霞...
64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婚礼过后,送嫁嫂陪伴新娘下厨房起火、洗碗、“捞饭”。“捞饭”乃闽东村民蒸饭的一道工序,即以竹漏勺捞起锅中煮到半熟的大米,倒入饭甑继续蒸煮。客人吃罢“新妇饭”,新娘即为客人端汤洗脸漱口。凡接受者都要给新娘“红包”,再次表示祝贺。有的畲村,新娘...
64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有的畲村新人的寮小屋窄无法安排亲友的住宿,即以漏夜对歌消除熬夜的疲劳,俗称“打统铺”。这种“对歌”,长者可持续两三个昼夜,宾客轮番唱和,轮流休息,最后以主婚人唱《十二生肖歌》结束。畲家称这首歌为“歌盖”,即把歌“盖住”,如果再唱即为无礼。
64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新郎首次正式会见岳父岳母,俗称“做头客”。“回门”时间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在完婚后的第2天,有的在第3天或第7天。住在岳父家的时间是双数,即两天、4天等,婚后第7天去的得住7天。新婚夫妇回女方家时,一般有村中机警善歌的男青年随行,这男青年称为...
64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婚后第一个春节,夫妻俩回岳家拜年。娘家亲房各户要请新客酒,并给一个“大红包”,俗称“割韭菜”。有的还回团大黄稞糍,俗称“捉猪仔”。婚后第一个端午节前夕,女婿务必给岳家送黄瓜鱼(大黄鱼)或精肉。岳父家在端午节的前一天要给女儿女婿各送一套衣衫,...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