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97条
人物
10条
机构
15条
地名
13条
专题
27条
作品
31条
实物
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97 条 5 / 7
61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民俗
出丧前,先做材头羹饭,制成白衣白帽,披麻戴孝,材头羹饭要摆双套碗具,其中一套专为“解差哥”所设。“解差哥”席上只放筷一根,谓怕“解差哥”吃得太快,会抢食。 材头羹饭做毕,亲眷齐集,举行隆重的祭亲奠“排祭”仪式。这是送亲人上黄泉路,要高高兴兴...
62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民俗
据说,死者阴魂要七天过一关,总共要过七关,四十九天。为让其安全过关,每过一次关,需做一次羹饭,三七羹饭丰盛,有“上世贺八十,下世贺三七”之说。如遇阳七(即农历初七,十七,廿七)鬼魂不敢出来进食,必须头一天做,七个七中,三七最为隆重。 做“三...
63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民俗
上梁后当日设一副猪头鹅,一格糕、一格果,一坛酒,一灶豆腐,红包利市,宴礼于,墨斗,角天,斧头之前,俗称“祭鲁班”。祭时敲锣打鼓,放火炮,主人在新屋内设宴请客,答谢亲友,筵席中少不了麻糍。把祭鲁班猪头鹅,糕果,米酒,利市让工匠带回去,把响子分...
64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民俗
入座有序,首席就座的为石匠,木匠,泥匠。石匠打石基面,泥匠奠基,木匠竖柱,以石为首,接着按辈分排座。
65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民俗
上梁的当天晚上,开始在梁上点灯笼,上灯三天后收灯,梁上取大雄鸡继读养起来,“千年鸡”(意即千年基)主人只养不杀,别人偷去不追究。屋领出一直到新屋。归屋时,主人拿手秤先进屋,接着让扫帚,畚斗进屋,再把其它东西搬进去,然后宴请对竖造帮忙过的亲友...
66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即三五公祠。祀清渭马店始迁祖良行35马〓,创建于康熙癸未(1703)。道光四年(1824)部分续建。民国33~37年(1944~1948),原拆原建。康熙戊子(1708)15世孙马逢清撰有《清渭三五公祠堂记》》(详见《文存》。
67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旧县志作“上洚桥”。跨三渡溪(起源于峡源坑),为纵连式条石拱桥,4孔,每孔跨6.5米,全长34.8米,宽2.15米,宋代陈慎重建。清康熙年间,荷沅楼有星再次捐造。嘉庆元年圯后,觉性和尚又募捐重建。光绪十五年纠会又募捐三次重修。
68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旧县志称中洚桥,位于村老街中心,跨横带溪,始建于清代,由荷沅村楼有波独造。原为石拱桥,南北各有5~7步石级,随着交通机具变革,于民国24年(1935)清渭村吕克绍、吕双土继父遗愿改拱桥为石板平桥。民国时期,乐善好施人在桥两侧设有“天灯棚”,...
69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下江桥又名新河桥,为石板拱桥,位清渭下街头与大陇山背头之间,跨塘里坑溪,是通往永康县城的一条重要桥梁。据《永康县志》“康熙二年(1663)吕季义重建,乾隆甲辰吕顺元修,嘉庆丙寅吕廷标、吕起凤、吕士起捐修。”80年代该桥已拆。1958年修建永...
70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原名永济桥,跨酥溪,建于清代,为一墩双孔石拱高桥,1983年改建为水泥桥面并加宽。1996年改建为二墩三跨、12米宽、20米长的钢筋水泥公路桥。
71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位形头畈大陇背头,今变电所附近,跨塘里坑溪。清道光年间,清渭何开容首捐建造。光绪年间毁于洪水,清渭李辉山独资重修。民国13年(1924)圮,由清渭何兰周独修,并在桥北建五云亭。此后该桥、亭一直由何顺堆护理。
72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坐落永东二线省道10K×589处、上江桥上游,跨三渡溪,3孔,宽4.5米,长31米,1967年建造。
73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在双港溪口清溪初中旁、双桥舟山公路24K+800处,全长21米,为钢筋混凝土斜跨平板梁桥,1985年兴建清世公路时建。
74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跨横带溪,在中江桥下游,系单孔石拱桥,1992年开辟天鹅新街时修建。宽8米,长6米。
75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 类型: 建筑
坐落村西,跨塘里坑溪。原由两根木桩,上架两块石板砌筑。 1978年修建为钢筋混泥土平板梁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