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清渭街村祭七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074
专题名称: 永康市清渭街村祭七习俗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21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据说,死者阴魂要七天过一关,总共要过七关,四十九天。为让其安全过关,每过一次关,需做一次羹饭,三七羹饭丰盛,有“上世贺八十,下世贺三七”之说。如遇阳七(即农历初七,十七,廿七)鬼魂不敢出来进食,必须头一天做,七个七中,三七最为隆重。 做“三七”的仪式是:傍晚上坟接灵回家,家摆茶点,酒席设灵位,还要请缙云北山人制纸屋,俗称糊灵(三间、六间、九间或十一间)。纸屋案桌前摆金山银山等祭品,请道士念佛先生“解结”。解结谓新死者不甘心离世人阴间,再超生做人。其解词有“十殿阎王“二英雄”、“十骷髅”、“十二个手结”等,“解结”也以说“解说”,解说生死有素,与人行善,莫作奸恶,表彰英雄之类,解结时,除亲人外,还有邻居所众。 深夜丑时仪式完毕后,送灵上坟焚化纸房,熄灭灯火,异路回家,次日宴请送礼过的亲友及丧事动用者。“一七”、“二七”羹饭简便,“四七”、“五七”较简略。“六七”由女儿设奠,担猪头鹅上坟祭奠,路上不准歇担,祭后挑回娘家请客,“七七”也叫“满七”第二天即五十天,要做“满筵”羹饭。用盘碟八副,酒席丰盛,宴请祖宗四代,示意本房新增阴灵,拜托诸亲旧阴灵携带指点。 满七后要把神牌木主,送坐“香火轩间”、“祠堂”的神厨,俗称“上家堂”,也叫“归主”。逢时过节,享受香火供奉,子孙礼拜。 解放后丧葬习俗礼仪有所改革,有些迷信活动逐渐消失,入殓出殡也从简,亲友吊唁,都以送花圈,戴黑纱,每逢老年逝世,老年协会都要前往吊祭,开追悼会。近几年来旧习俗还在流行,有的是旧俗和新俗结合。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清渭马店志》

本书分记事和人口两篇。记事篇中分马店马氏、马氏居址清渭街、人物、历代诗文、风俗语言5章。人口篇分马氏世系和马氏直传两部分。充分保存了旧谱中具有存史价值的史料,尽力发掘了马氏居址清渭街的民情、村情以及清渭一带的地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