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214条
人物
70条
机构
4条
事件
819条
地名
48条
专题
165条
作品
70条
实物
38条

检索条件

共 1214 条 71 / 81
1051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人死后停尸时间一般为2至3日,入殓前为死者穿寿衣,后入木(落材)。由孝子捧头扛足,帮忙者四人抓起兜尸被的四角,纳尸入棺,俗称“落材”。尸脚须碰着棺材板,并要说一声“脚踏实地”,“撑一撑子孙发一发”。去掉汗巾、了脚带、先放兜罗被、垫背被。死者...
1052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俗称出丧。普通人家灵柩上盖条红被面或红毡条。贫家出丧两人抬出,称“独龙杠”。富家灵柩罩以柩套(贳器店有贳),有“独鹤朝天”、“五鹤朝天”,有“珠龙”(称“玻璃”杠)柩套,龙首前伸,龙尾后现。抬柩者有4人、8人,多至16人,称“阔绰天平杠”。...
1053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柩至墓域,先祭山神土地,祈神庇佑。奠墓后,孝子率送葬者各自执香一根,先左后右绕柩三圈,而后启墓门,有藏符砖者拿回家,垫米缸底,燃芝麻杆烘墓穴,谓之“暖廓”。纳柩于域,掩封墓门,覆土墓顶,焚冥器、草冠等于墓侧,倚耗杖棒于墓前。送丧者一般送至坟...
1054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按死者亡日算起,每隔七天做祭奠羹饭,谓“做七”,其中以三七、五七为重,七七为断,亦有逢单作大七。境内风俗:“三七”是女儿祭奠,请丧事帮忙者及长辈吃羹饭,来者不送礼。“五七”是儿子祭奠,办“五七”羹饭,凡参加丧事房属亲戚均来,还得备供品,经佛...
1055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即为亡父亡母做寿,亦自五十岁每逢十做寿。寿堂陈素色,阴寿寿宴称“做十头”,至满百岁而止。
1056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死于他乡者,或死于“飞来横祸”无尸骨可归者,其遗体或“衣冠冢”不得入家门,只能在屋前道地搭棚放置。请道士做道场。家人以衣服饰为人状,置于竹竿上摇晃,望空遥祭,谓之“招魂”。 新中国成立后丧事从简,迷信渐除,于1997年11月25日,慈溪殡仪...
1057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根据史载,忌讳之俗,始于周,成于秦,盛于隋唐,严于宋明。现已日益淡化。 忌讳既为一种民族信仰,亦为一种传统礼仪。旧有“入境问俗,入门问讳”之说。忌讳多表示于行为与文字。 行为忌讳 旧时,古人多有以忌讳来规范生活,约束行为。诸如对祖宗之象征物...
1058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旧时境内祀神皆在诸神诞生之期于神庙举行,演戏迎赛,盛况空前;而家庭祀神,多在农历年初一进行。年终为祭祀祝福菩萨,时间在除夕前数日。年初一祭祀为天地菩萨。商贾之家亦有在正月初五祭祀财神菩萨。其中以祭祀祝福菩萨最为隆重。祭桌视供品多寡而定,有用...
1059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民间祭祖除祖先生辰死忌外,尚有在春节、清明、七月半、冬至、除夕祭祖之俗。祭桌桌面板缝直向,点烛上香。祭品均用菜肴,或七碗,或十碗。家庭成员不分男女,均依序罗拜。祭祖有地主、外客和祖宗之别,地主系指当地亡灵,俗称“地主阿太”;外客指外姓宗属祖...
1060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自然界多有变异现象。民间加以观察推演,即成占验征兆。虽有屡验不爽者,亦夹杂迷信色彩,或限于对自然界之认识,不乏错误之处。 天兆 物兆 大地震 兆大变动。 竹子开花兆 荒年。 大旱 兆兵燹。 枯树复生 兆兴旺。 慧星出现 兆多灾异。 稻生双穗...
1061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算命卜课 操算命业者多为盲人。相传始于战国鬼谷子。一般以人之生辰“八字”,五行生克,推断吉凶。旧时开春后,为问一年祝福,找瞎子算命者尤多。故俗有“春瞎子,夏郎中”之谚。算命先生外出营业行语曰“排街”,多日夜出门。“排街”时或弹三弦,或击鸣器...
1062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俗称祠堂,为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聚族众议事、节庆演戏、责罚示戒的场所。堂内设有祖宗神位,族人亡故四十九天后即可按辈份将神(木)主牌入祠堂放进神龛;有家谱、祖宗神像室,每年正月大祭时,除夕日请神像上像直到正月十八落像;规模较大的祠堂内建有戏台...
1063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统称家谱,是一个家族史的档案和对族内子孙的行为道德规范。宗谱详记有迁徙、世系源流、先祖遗像、敕书、传赞行略、选举与职官录、族规家法、族产祠田、祖宗墓地、子嗣分支、取名排行、世系表等。境内孙境燕翼堂宗谱的谱目尤多,有地舆志、分迁记、史纪录、百...
1064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境内孙境孙氏、天香桥胡氏均将莫太夫人家训为族人做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其他姓氏家族大都按汉族民风习惯也制定有家规,主要内容为:祭祖宗、孝父母、敬长辈、友兄弟、尊师长、训子孙、睦邻里、亲亲友、严治家、尚勤俭、力本业、节财用、交国赋、息争讼等。还规...
1065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蚕豆,当地称大豆。明嘉靖《余姚县志》载:“海堧有罗汉豆。”品种以本地“大白蚕”为主。90年代部分引种“日本蚕豆”,作鲜食用。 蚕豆不宜连作,往往在棉田与大、小麦轮作栽培。播种期10月20日前后,种子用1‰钼肥浸种24小时后播种,以促其苗期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