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386条
人物
2153条
机构
204条
事件
1129条
地名
313条
作品
449条
实物
13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386 条 289 / 293
4321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稷子古代称稷为百谷之长,奉为谷神。春、夏播都可,多为夏播,其籽去皮后为黄米,较小米粒大。
4322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黍子稷子的一种,其米有粘性,可做粘糕、包粽子,酿制黄酒。 黍、稷的秸秆是做条帚的原料。黍、稷种植量较小,但保留至今,无具体统计资料。
432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荞麦夏播作物,生长期短,为传统备荒品种,如春、夏无雨没种上其他粮食作物,三伏天有雨仍可种荞麦。其植株如扫帚,红梗、绿叶、白花、黑籽,籽粒为三棱形,产量低,种植面积不定。另有一种苦荞麦,籽粒无棱,味苦,水泡去苦后食用,在山区白鹿角以西山庄曾有...
432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棉花元末明初就有栽培记载。县域东部平原为主要种植区。20世纪30年代,内丘土布盛极一时,曾远销内蒙、山西、东北等地,一度促进了棉花种植。由于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低,种植面积一直不大。20世纪40年代,年种植面积不足1400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
432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花生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域南部的胡里、马村一带为花生种植基地,所产三仁大花生最为著名。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步增加。
432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芝麻原名胡麻,喜光,耐旱,怕连阴雨。汉时即有种植。明崇祯十五年《内丘县志》记载有“红芝麻、白芝麻”。县域中部丘陵,多片麻岩砂质土壤,透水性好,适宜芝麻生长。柳林乡、南赛乡,五郭店乡西部及大孟村镇西部为集中产区。
432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马铃薯俗称土豆。20世纪50年代前,西部山区即有种植,种子多从山西省昔阳县一带引进。70年代后,种植面积渐增。20世纪80年代后,随市场需求增加,马铃薯种植进一步扩大。2000年种植208公顷,产鲜薯3155吨。
432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苜蓿有紫花、白花两种,宿根,一年种植,多年生长,可重复收割,割后即长。多种于山坡或闲散地块及树行之间,是一种优质青饲草,其嫩芽可做菜食用。既可喂牲口,亦可喂猪。
432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禾合子禾本植物,类似高粱,结籽很少。多种于闲散地块,或在村边、道边、易受畜禽侵害的地块边做隔离带种植,长成即可割取,做青饲草喂牲口。一年可种两茬。
433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动物
内丘养牛,主要以饲养太行黄牛、南阳牛、冀南黄牛为主,以饲养短角牛、西门达尔牛、黑白花牛为辅。
4331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动物
太行黄牛。属华北型役用品种,饲养历史悠久,因分布在太行山一带而得名。太行黄牛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放牧采食能力,是山区的役用牛。1952年存栏12337头,为最多年份。2000年存栏7450头,占牛存栏总量的32.9%。
4332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动物
南阳牛。原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1951年引进。南阳牛体型适中,役力大,肉质好,既可耕挽又可肉用,是县内农业耕作的主要役畜和牛肉的主要来源。南阳牛多分布于丘陵区和平原西部。2000年存栏9330头,占牛存栏总量的41.2%。
433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动物
冀南黄牛。是河北省南部的地方品种。冀南黄牛体格中等,体躯较长,毛短而稀,色红黄,骨胳粗大,耐粗饲,适应性强,属役用品种,分布于平原及丘陵东部。2000年存栏1450头,占牛存栏总量的6.4%。
433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动物
短角牛。是原产于英国的肉用牛。短角、早熟、肉质好,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寒能力。1974年引入柳林乡、侯家庄乡的部分村庄。2000年存栏1450头,占牛存栏总量的6.4%。
433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动物
西门达尔牛。是大型奶、肉、役三用品种。西门达尔牛原产瑞士,此牛体长、身高,后躯较宽大,毛色为红白花,头及腹下部为白色,肌肉发达而无过多脂肪。一般成牛重800~1000公斤。1979年引进,散布于侯家庄、獐獏、南赛、柳林4个乡的部分村庄。20...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