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黎川县” 相关
共 1492 条 15 / 100
21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每年有半数以上时间(5月份至10月份)气温平均在20℃以上,常年水温为20℃—30℃之间(养鱼的最佳水温为20℃—28℃)。年平均降雨量为1749.2毫米,降雨集中在4—6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50%,正值鱼类产卵繁殖季节,为天然鱼类产卵...
21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广阔的山地和田野生长着大量的树木和其他多种植物,通过雨水将丰富的有机质和无机盐类带入水域,滋养着大量的水生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优质而充足的饵料。水库养鱼是本县渔业生产的主体,占全县可养殖水面的62.4%。如燎源水库年产鲜鱼5—7万公斤,...
21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各类水域由于降雨、灌溉、发电、蒸发等原因,使养殖水面和水位发生季节性变化:春、夏雨量多,水位上涨,冬、秋雨量少,水位下降,水面减少,产生很大部分的消落区。这样的消落区:全县有2万余亩,占水库正常蓄水面积的20%—30%。这些消落区原来多...
21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县志载,本县有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20余种,即鲤、鳜、鲩、鲫、鳊、枪鱼、鳙、鲢、乌鰡(青鱼)、鳢(一名黑鲤,头有七星)、鳗、鲜(黄鳝)、鰌(黄鳅)、鳣(即黄鱼,水涨时从长江游来)、白鱼、斗鱼(一名花鱼)、沙锥鱼、石牵鱼、虾、龟、鳖、螺、蚌等...
21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鲤、鳜、武昌鱼、三角鲂、黄尾固、细鳞斜颌固、鲶鱼等,其它还有红鳍鲌、翘咀鲌、乌鱼、红眼鱼、黄鳝、鳅鱼等。 经济价值不大的鱼类有:螃皮鱼、麦穗、餐条等。
21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人工引进增殖的鱼类有:非洲鲫鱼、尼罗罗非鱼、散鳞镜鲤、武昌鱼、荷包红鲤鱼、兴国红鲤、丰鲤、荷源鲤。
21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生动物有:青虾、白虾、锯齿长臂虾、背角无刺蚌、溪蟹、田螺、湖螺、实螺、乌龟、石龟、脚鱼(鳖)等。
21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生植物有: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浮萍、藕、茭笋、菱角等,以水浮莲为最多,占水生植物总产的80%—90%。
21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由于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养殖水面逐步扩大,为发展渔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9年全县放养水面2600亩,其中水库面积900亩,池塘950亩,稻田750亩,鲜鱼总产量3549担;1981年,鲜鱼养殖产量为6265担;1987年,全县水产品...
22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本县只有县城的洗马坑和少数几个乡村有少量人工放养鱼塘,总面积1423亩,主要放养鲤鱼、草鱼,亩产约20公斤;樟村、西城、坊坪、熊村、龙安、湖坊等地农民,历来有稻田养鱼习惯。1949年,全县人工养鱼产量599担。解放后,由于大批水利工...
22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现有山塘水库300余座,水面可用面积54270亩,是本县发展渔业生产的主要基地,但现已利用的仅38766亩,占可用水面的71.4%,年产鲜鱼29.25万公斤。其中,燎源水库3500亩,年产鲜鱼5—7万公斤;裘坊乡水库水面7015亩,年产...
22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现有池塘1723口,水面2456亩,现已利用养殖水面1423亩,占可用水面的57%。池塘养鱼现均归个体经营,因水质肥,管理较好,产量较高。全县池塘养鱼平均年产鲜鱼在1000担以上,大多数养殖鲤鱼、草鱼、也混放有少量鲢鱼或鳙鱼。
22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小池塘多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群众自挖小鱼塘,每口塘面积仅几分,放养鱼百余尾,供养户自食。全县农民养鱼户约2000多户,有水面近300亩,养鱼15—16万尾,多系鲤鱼或草鱼,年产鲜鱼约600余担。
22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因山区部分稻田一年到头水源充足,本县农民解放前就有利用稻田养鱼的习惯,这样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增加了养鱼收入。解放后,县内部分农村仍沿袭稻田养鱼做法。据1959年统计,全县稻田养鱼750亩,年产鲜鱼1.77万公斤。熊村乡中站村源头村小组农民...
22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这是本县近十来年发展的养鱼新技术。这种用尼龙绳编织的网箱,可养成鱼,也可养鱼苗。网箱规格:一般长7米,宽4米,高2米;或长10米,宽6米,高2米;或根据鱼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网箱。全县有网箱100余只,围水面积10余亩,每年生产鲜鱼0.6...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