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酒泉” 相关
共 4616 条 94 / 308
139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每年新生入学,必先受军事训练三十天。由军训教官阿存智和训导主任王大才分工负责。早上讲授军事常识,下午实地操练。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各种操练动作;排列队伍必须行动迅速,步伐整齐达到正规军人水平才算及格。
139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黄泥堡,以古代边道城堡而得名。然因地域荒凉,民族隔阂,民生疾苦,文化教育极其落后。1939年前,这里从来没设过学校,极少数裕固族和汉民的子弟,只有远徒县城或临水堡求学读书。1940年开始兴办学制为一年的“新湖沟短期小学”,教师祁克宽一人,学...
139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河西中学有学生话剧社,属学生自治会领导。1945年一1946年间,由爱好并擅长演戏之学生张绪具体负责。1945年冬,话剧社动员组织部分爱好话剧并有一定演技之同学,准备对外公演陈白尘写的大型讽剌话剧《升官图》。《升官图》首演告捷,影响很大,连...
139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1967年至1977年,周恩来总理为河西地区派出十批北京医疗队,共四千余人次。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为改变河西走廊缺医药的面貌,进行了辛勤劳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不辞辛苦,不怕疲劳,不避寒暑,不畏风沙,走遍了河西走廊的县、乡、村,给广大农...
140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在1967年至1971年的五年中,周总理先后多次接见赴河西医疗队的同志,曾先后十次讲到改变河西卫生面貌的问题。 1967年6月,周总理亲切地指出:“河西地区,农民较艰苦,落后的地方就要有人支援,去改变面貌,不要“锦上添花',我们是"雪中送炭...
140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1967年6月,周恩来总理亲自向河西地区派遣第一批医疗队。此后,每年一批,从1974年第七批开始,每年向酒泉市派出医疗队,先后共四批。北京医疗队在开展以"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畜圈、改炉灶、改善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
140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市方言,属北方方言兰银官话河西片音系,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酒泉方言在词语方面的特点之一是保留了不少古词语,特别是中古词语。这里,是酒泉方言中保留的宋朝、元朝的词语,加以例举对比分析,以证明酒泉话和中古雅言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140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方言中“一了”的用法。
140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方言中“ 一搾 ”的用法。
140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方言中“ 一坨 ”的用法。
140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方言中“ 一橛 ”的用法。
140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方言中“ 一早起 ”的用法。
140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方言中“ 一搭里 ”的用法。
140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方言中“ 一攒攒 ”的用法。
141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酒泉方言中“一剷 ”的用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