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肃州” 相关
共 1474 条 43 / 99
63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讲述温家宝同志在酒泉地质力学队的经历。
63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温家宝总理原是个老地质队员。1968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单位是甘肃酒泉地质力学队。温家宝是技术员,工作主要从事祁连山山地区域地质调查,也就是填出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以供找矿使用,常年奔波在野外。
63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王志恒提起当年从事野外地质调查的艰苦和温家宝参与绘制的祁连山1:20万比例区调图,当时队里的区调工作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区,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牝牛和马。夏天进山,一天过三四次河是常事。很多同志常常是春天进山,冬天出山。温家宝...
63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许多老同志对温家宝的评价是:有什么想法喜欢拿出来与大家探讨。温总理在队机关上班时,总是比别人来得早,走得比别人迟,坐下来就是看书、办公。
63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977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地质力学队的所有同志对温家宝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但在业务工作上精益求精,为人也相当有风度,心里总是装着别人。温家宝已由队政治处负责人提升为副队长。恰逢省局下达了部分提升工资的指标,温家宝硬是把这个指标慷慨地让给了其他...
63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在四勘院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王有芹的父亲王德春去世后,王有芹的母亲带着年仅11岁的女儿来到力学队,当时生活已经无法维持,要把只有两岁的小儿子送人。温家宝夫妇得知后极力劝阻,并主动提出今后在生活上照顾他们。每当逢年过节,给她家寄去的新衣服和钱...
63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980年,地质力学队在总工王志恒的参与了一个磷矿筛选报告,并成立了生产组对报告进行讨论。温家宝作为省局地矿处负责人任组长。在工区答辩时,温家宝发现有些问题处理得不是很好,提出了疑问并表态一定要按规程办事。没有生产组组长的批准,这个筛选报告...
63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温家宝总理保存着一个做工精细的小木柜,这是他当时在地质力学队工作期间找工人王殿修制作的。王殿修要给受工伤的女儿看病,来到兰州。当时,他经济状况不太好,温家宝知道后,执意要王殿修和他吃住在一起。
63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甘肃地矿局的退休工程师陈光清当年和温家宝接触较多的一个人。两人一起外出开会、野外考察,经常同吃同住。陈光清回忆说,温家宝当年的生活作风相当朴素,吃、住、行力求简单。他认为同温家宝很好相处,温家宝没有领导的架子。
64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现任甘肃地矿局局长的孙矿生拿出当时任力学队技术员的温家宝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作下的专业笔记。里边有图表、有数据、有文字报告,还有报告的时间和地点。字体工整、娟秀,而且行行清晰、页页清晰,每本厚达上百页的几个本子翻下来,居然没有发现一处涂抹的痕迹...
64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原地质力学队党委书记冯俊国曾于1993年9月底偕老伴前往北京看病。国庆节前夜,温家宝刚刚外出考察回到北京,在处理完政务后,他抽出时间邀请冯俊国到家中做客,并合影留念。温家宝给他打电话,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还能一下子听出我的声音,言语热情得好...
64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2002年9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视察甘肃、青海工作期间,专程驱车来四勘院看望这里的老同志和在职职工。一到酒泉,温家宝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尽快来看看你们,找找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和办公的地点。当爬到一高台处,一眼就认出了水文队的大院,...
64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70年代曾在酒泉火车站当装卸工陈志丑与温家宝相识,对他的印象,陈志丑概括了四个字:朴素、随和。温家宝到在肃州区丰乐乡二坝村三组劳动时在杨恒学家中住过一段时间,在生产队打胡麻,跟着社员在台子沟修水渠,闲暇时间看书。
64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陈志丑是肃州区丰乐乡三坝村五组的农民,上个世纪70年代曾在酒泉火车站当过几年装卸工。这期间,他有幸认识了温家宝。对温家宝的印象,陈志丑概括了四个字:朴素、随和。
64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1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