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福安市” 相关
共 1798 条 13 / 120
181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清以前,族人住房大多是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呈“介”字形。架料多缚成框格型,寮面的悬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大多没有隔间,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一般占地面积20平方米左右,寮高...
182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每逢祭祀日和时令节日,族人都要举行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仪式,其中农历正月的清醮道场是隆重的祈求丰收的祭祀的祭祀仪式。与生产有关的时令节日有牛歇节、圆冬节等。平时结合农事活动的祈福更是经常举行。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四“开正福”,初五有...
183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与农耕有关的有:开正福,正月初一至初四日,主要是祈求一年四季平安;春福,农历二月初一(或初二),祈求春耕顺利、五谷丰登;夏福为立夏日,庆祝麦子收成,这一天有吃面条和夏饼的习俗。
184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人生礼俗概括了生育、命名、婚嫁、丧葬等介绍。
185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牛歇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为牛歇节,这一天凌晨,要把牛赶到山上吃露水草,梳洗牛身,做牛栏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等精饲料喂牛,严禁对牛棍打鞭抽。修有“牛王庙”的村庄也在这一天供祭。
186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尝新节农历七八月水稻收割后过尝新节,又为“食新节”。按传统,开镰收割必须先择吉日,把头一趟割下的稻谷碾成米,煮成白米饭,供祭地方神、祖公神、灶神。
187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立冬”为农户的圆冬节。这一天,户户砻糯谷,舂米做糍粑,全家共餐,庆祝一年辛勤劳动取得的好收成。有的人家还要杀鸡宰鸭烹食,俗称“理园埕”,田园种植大计到此已料理完毕。
188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前,族内怀孕妇女虽然照常参加生产劳动,但受到村人爱护和照顾,不让其干重活。分娩都在婆家,分娩时,要点燃一束干茅草或破纸伞,驱除房间秽气。而后,拿一产妇的旧裤子和用红纸剪成裤样贴在门楣上,以示“避邪”,使婴儿顺生。
189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命名正名外,还有奶名和谱名。奶名即乳名或小名,常因保护神的不同而分别冠以“石”(石将军)“奶”(奶娘陈靖姑)、“佛”(神佛)等字。
190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婚嫁族内年轻人崇尚自由恋爱,但也尊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过程审慎,先“合八字”,如八字有合,则女方父母带女伴前往男家“看家势”,了解男方人品、家境,求得两家父母同意后,先送暖贴,小定;然后“搭定”(又名下定),送定帖(即订婚),时间...
191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福安市风情习俗节庆概括了新年、元宵节、补天穿、会亲节、三月三、清明节、分龙节、端午节、七月七、做七月半等介绍。
192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农历正月初一是畲族传统大年日。届时家家户户争先挑水、燃放爆竹,点香“接年”。一大早各家各户必须设供品祭拜祖宗,大厅香桌上的供品为长条猪肉1盘(是经沸汤过)、整条带鱼1盘(稍热过)、用糯米做成的圆糍粑1盘(10粒至12粒)、鸡蛋2个(必须熟的...
193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丧葬族人享年60岁以上死者,为寿终正寝。整个丧葬之礼与婚礼场面同样热闹,俗称“老喜丧”。先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执陶罐到溪河边,点燃三支香,烧化纸钱唱《买水歌》。
194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元宵节,俗称“做十五”。族人往往选择这一天,以举办歌会的形式欢度元宵佳节。有的村每隔三年要举办一次凤凰节。
195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 类型: 正文
补天穿农历正月二十日,福安社口镇潘洋一带族人这一天不下田,做糯米糍“补天”。拔些春菊草和大糯米一起蒸制的糍粑,黏而不腻,吃糍粑能起消积化食祛病作用。传说古时候,天缺东南,地陷西北,女娲娘娘曾在骊山炼五色石补天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