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白居易” 相关
共 44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卷《艺文志》含文录、诗录、戏曲、金石、报纸、专著目录。安歌谣,既有土生土长的,也有外来落户的,年长月久,慢慢地融会在一起,德安土腔带外地的风味,外来风味杂上德安土腔,德安人爱之,德安人唱之,自然就成为德安歌谣。德安歌谣,分民歌和苏区歌谣两...
2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咸丰三年至八年(1853一1858年),太平军扼守九江城,清军屡以炮击,掘地道埋炸药轰炸,致使城身四周膨裂,东南和东北城墙崩塌103丈,城根陷入淤泥10余丈,炮台、月城、营房全圯,7座门楼荡然无存。咸丰八年六月,九江府及所辖五县捐资复修,...
3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对陶渊明的生平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详细研究,旨在探究陶渊明故里的具体位置。
4
知识出处: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五代南唐时期的诗人李中的生平经历、家居九江的情况以及诗歌成就。
5
综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九江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繁荣的经济和商业。
6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九江地区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后来成为吴楚边境的重要地区。九江的行政区划始于秦代,经历了汉、三国、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变迁。在明清时期,九江成为一个重要的商港,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19...
7
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5年,九江市文化系统围绕“和谐、发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文艺创作成果丰硕,艺术精品不断涌现。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文物保护措施得力,弘扬了九江历史文化。同时,九江市的文化工作也面...
8
综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1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九江市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展迅速,是优秀的旅游和宜居城市。
9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唐朝元和十年(815) 白居易贬江州,十月到浔,遂访东林。
10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唐朝十一年(816) 秋,白居易建草堂于庐山北香炉峰下,隐居至十三年(818)十二月方离去。
11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唐朝太和九年(835) 白居易以其文集60卷藏于东林经藏中,其后复送文集后10卷及香山居士像于寺。
12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唐朝广明元年(880) 东林寺多罗藏为淮南节度副大使高骈毁,白居易存藏文集皆罹劫火。
13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白居易考察柴桑故址,拜谒陶渊明旧居,咏有<早发楚城驿>、<访陶公旧宅>诗。
14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 类型: 文学
白居易(772 -846) 下部(今陕西渭南)人,唐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元和十年(815)因触怒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在浔数载,留下大量诗篇。
15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 类型: 文学
白居易(772 -846) 下部(今陕西渭南)人,唐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元和十年(815)因触怒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在浔数载,留下大量诗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