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金铭” 相关
共 1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金铭与滦州起义的记事,王金铭,字子箴,一八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山东省武城县东屯村(距县城三里,濒临运河)。父王成,母赵氏。兄弟四人,长金镜,金铭行二,三弟金钰,四弟金钫。姊二,妹一。远祖王强,从胶东黄县逃荒到东屯村落户,从...
2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王朝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王金铭的长兄王金镜,于前几年投考了武备学堂,毕业后,分配到小站参加练兵,成为新军军官。
3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金铭接受了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就立志革命。他和同在第一混成协任帮带的冯玉祥、施从云等,志同道合,倾向革命。适逢同盟会员刘瀛,在第一混成协作革命宣传鼓动工作,和王金铭结识后,悄悄送给他《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小册子。王金铭...
4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廷决定调第二十镇、第六镇和第二混成协开往永平州,举行秋操演习。吴禄贞这时已调任第六镇统制,驻军保定。王金铭等认为秋操演习,是武装起义的好时机,当即吁请张绍曾、吴禄贞和蓝天蔚,密约在秋操演习时,暗带实弹,相机起事。不料事机微露,清...
5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北议和行将决裂,形势十分紧张,正在这时,南京革命政府派白雅雨赍北洋军政府大都督印到滦州,促王金铭等立即起义。当时京奉线一带酝酿革命,已为清廷侦悉,为了先发制人,并声援南方民军,王金铭当即同施从云、白雅雨、孙谏声、周文海等,在滦州...
6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怀庆逃回开平后,决心与革命为敌。一面电请袁世凯派兵增援;一面加强开平附近的防御工事,拆毁了京奉铁路雷庄一段,以阻王金铭革命军西进。
7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怀庆用诡计将王金铭等捕捉后,交第六协协统陈文运看押。王怀庆趁滦州革命军无人领导之机,调兵遣将予以消灭。随后便来审讯王金铭,首先以死威胁之,但不起作用。即企图以感情进行软化,说什么姓王的是一家,他和王金铭的大哥王金镜是换帖的弟兄等...
8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帝逊位,民国成立不久,各地礼葬革命烈士遗骸。一九一二年三月间,北方革命协会为了追念滦州起义军大都督王金铭为革命壮烈牺牲的业绩,决定将其遗骸移葬山东故乡。
9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主志士王金铭的生平事迹。
1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政府令》,其中有“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的句子,王金铭传略的情况。
11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革命英雄,猛将如虎;头脑极新,坚持民主。义不顾身,名垂千古。这是辛亥滦州起义目击者、滦州已故知名耆宿吴湘甫先生对“北方军政府”大都督王金铭、总司令施从云等滦州起义阵亡将士的缅怀和称赞。1911年10月10日,在我国南方爆发了由革命党人发动的...
12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时代: 不详
金铭之兄金镜长金铭16岁,早年考入武备学堂,毕业时,适逢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遂被分配到小站,参加练兵。
13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军事机构
1月3日正式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金铭任军政府大都督,从云任总司令,张建功为副都督,冯玉祥为总参谋长,白雅雨为参谋长,周文海为秘书长。原州衙改为军政府,废除宣统年号,城内街巷大书“黄帝纪元四千六百〇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大汉滦州光复”,并于城北...
1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陈明侯在东北发起组织旅长山东同乡会,以结合鲁籍军人。《旅长山东同乡会缘起》一文,即系陈明侯手笔。时第二十镇驻新民部队,鲁人特多。陈明侯遂寄去山东同乡会简章,王金铭、郑金声、孙谏声等遂商得协统鲁人潘矩楹的同意,组成新民山东同乡会,成为关外最貝...
15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军事事件
1912年1月3日,在封建势力强大、满清统治的心腹地区河北滦州(今河北省滦县),新军第二十镇第七十九标一营管带(营长)王金铭和二营管带施从云等一批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年轻军官和革命党人白雅雨等组织发动了滦州起义,通电全国,宣布独立,并成立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