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正廷” 相关
共 33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遂被划为胶澳商埠。第一任胶澳督办是曾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为时不久,由军阀吴佩孚的教师高恩洪继任第二任的胶澳督办。但是当时教育部财政拮据,难于拨发大笔经费办学,踌躇再三,最后不得已始以督办身份转请山东省内大资本家捐款成立私立青岛大学。他向...
2
知识出处: 市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奥国皇储于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时,在萨拉热窝被赛尔维亚爱国者刺死为导火线而引起的。大战于1914年7月18日在欧洲爆发,至1918年11月11日以德国战败投降而告终,持续了四年零三个月。1919年6...
3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陈干字明侯,山东昌邑白塔庄人,少有不羁之才,读书过目成诵,志高气豪,有不可一世之概。十六岁,因家贫赴东北谋生,目睹中日战迹,更加痛恨满清腐败无能,丧权辱国,遂定下复仇报国之大志。孙中山先生当时在日本酝酿成立同盟会,干遂首先参加。从此在孙中山...
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首被德帝国主义强行占领,继为日本帝国主义劫夺。通过"五四”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始将青岛主权收回。
5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文史资料第五辑》中对德日帝国主义侵占青岛时期大事记的相关描述。
6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于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取代德帝国主义占领了青岛。为了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日货,日本统治者曾在一九一九年以前,在德县路设立了官办的取引所(交易所)。一九二〇年又强制成立了中日合资的商办青岛取引所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即...
7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赵太侔生于一八八九年十一月,汉族,世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东关棉花市街,家道贫寒。青年时代的名字是赵海秋,担任国立山大筹委会常委和初长山大时期的名字是赵畸,二次出长山大的名字是赵太侔。一九三〇年,赵太侔出任山东大学出任文学院教授一年后改任教务长...
8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月27日出席巴黎和会美、英、法、意、日代表举行五国会议,讨论处置德属殖民地问题。中国代表顾维钧、王正廷应邀参加。
9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2月4日北京政府迫于日方压力,是日举行阁议,决定即由外交部电出席巴黎和会代表顾维钧、王正廷,诫勿再与日代表意见相左。然段祺瑞对此项告诫犹以为未足,力促徐世昌撤换顾,王。
10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6月28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举国人民严厉督责下,拒签对德和约。当日,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魏宸组四人联名将拒签事电告徐世昌,并再次自请:“开去差缺,一并交付惩戒”。
11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3月3日徐世昌令;特任王正廷为鲁案善后督办,田中玉为会办。
12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6月7日北京政府令:特派王正廷为鲁案中日联合委员会委员长;派何宗莲、唐在章、徐东藩为第一部委员,劳之常、陆梦熊、颜德庆为第二部委员。
13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9月12日数百旅京山东人士集于北京政府国务院门前请愿,反对英使向北京政府所提关于收回威海卫之无理条件,要求英国无条件归还威海卫,要求“鲁人治鲁”,罢免王正廷,否认梁如浩。
14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1月30日黎元洪令:特派熊炳琦兼胶澳商埠督办,会同王正廷接收胶澳事务。
15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2月6日黎元洪令:特派劳之常会同王正廷接收胶济铁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