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安石” 相关
共 1222 条 10 / 82
13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时代:
字和甫,王安石三弟,临川人。官至尚书左丞。 嘉祐六年(1061)进士,初入幕河东路唐介门下。熙宁三年(1070),西夏侵犯边境,河东宣抚使韩绛仓促调集4万百姓防守。王安礼坚决反对,认为“民不习武事,今驱之上阵,纵不为敌所败,亦会冻饿...
137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时代:
王雱(1044一1076年),字元泽,抚州临川县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大臣、思想家,宰相王安石之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临川三王”。
138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时代:
范镗,男,国子监官员,为讨好王安石,献诗云:“文章双孔子,术业两周公。”把他们父子的才学喻为孔子,能力喻为周公。王安石看后特别高兴,竟大言不惭地说:“此人知我父子!”
139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时代:
张奎,男,王安石妹夫,工部侍郎。
140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时代: 不详
邓监簿,男,名铸,临川人,王安石故人。王安石曾为邓监簿作诗《送邓监簿南归》。
141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时代: 不详
吴显道(北宋)吴颐 (生卒年不详)或作吴赜,字显道,号金溪,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王安石妻弟。
142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时代: 不详
瞿昙,男,王安石晚年的老师。
143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时代: 不详
孙侔,男,字正之。王安石故友。王安石曾作诗《沂溪怀正之》。
144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时代: 不详
沈道原,男,王安石妹婿。王安石曾作诗《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
145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教育
元代明代临川书院有所衰落。元代共建一座书院,即青撼书院。元至正八年,抚州路总管周一生建,后改为汉阳张公书院。毁坏后,于清乾隆七年知府唐孝本、知县李廷友、县学教谕万物睹等更新创建,并复旧名。明代万历年间,建崇儒书院,以复南湖书院之制,祀宋晏殊...
146
知识出处: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 类型: 政治事件
熙宁二年(1069)二月,拜参知政事,力主“变风俗,立法度”。神宗以为然。于是实行变法,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其党吕惠卿任其事。三年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先后制出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
14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熙宁三年(1070)十一月,临川人王安石出任宰相,大力倡导和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免役、方田均税、市易均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熙宁变法”。他既是政治改革家、思想家,又是文学家,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48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类型: 历史事件
元丰七年四月十七日午时,王安石作诗《昼寝》。
149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类型: 历史事件
元丰七年(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场大病,神宗派医生到江宁府给他治病。病好以后,他上书神宗请求以自己的住宅改建寺院,神宗赐额“报宁寺”,又称半山寺。
150
知识出处: 王荊文公詩箋註 | 类型: 历史事件
元丰四年十月二十四日,王安石作诗《与道原游西庵遂至草堂宝乘寺二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