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7条
事件
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比諾” 相关
共 7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法国总理摩勒和外交部长比诺在苏联进行了4天会谈,并签署了联合声明。摩勒呼吁减少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感谢苏联的接待。比诺还计划在苏联访问几天。
2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法国总理科摩勒和法国外长比诺在苏联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赫鲁晓夫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进行了会谈,并发表了声明。声明强调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性,并呼吁裁军和加强经济技术援助。
3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法国外交部长比诺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华盛顿进行了三天会谈,双方在东西方关系问题上存在分歧。比诺主张采取积极态度,而杜勒斯对俄国人的动机表示怀疑。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公报含糊地提到某些问题,并谈到了裁军问题。
4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英法两国继续对埃及进行军事威胁,征召后备人员、加强军备,并采取其他手段进行恐吓。世界各国舆论谴责英法的军事威胁行为。英共、法共支持埃及,反对对苏彝士运河的干涉和建立所谓国际管制。
5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英、法、美三国在伦敦召开讨论苏彝士运河问题的国际会议,有22个国家代表参加。会议目的是设立侵犯埃及主权的国际管理机构,为苏彝士运河公司安排赔偿和保证埃及获得公平收入。会议预计进行一个星期左右。
6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法国总理和外交部长对英法侵略埃及的停火原因持不同观点。摩勒认为目的已达到,比诺则认为英法未实现所有目标,包括建立运河的国际管制。
7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6月16日,法國外交部長比諾到華盛頓,同美國國务卿杜勒斯進行了三天会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