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柯坪县” 相关
共 355 条 6 / 24
76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断裂与满古特断裂的复合部,称为柯坪地震带,这一带经常有地震发生。在1904~1987年的83年时间里,这个地震带就发生了对柯坪县有影响的31次地震。地震主要集中在柯坪西南部靠近巴楚县一带。
77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1年2月25日北京时间22时30分25秒,突然从柯坪县城的东南方向,从大地的深处,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响,同时伴有地光出现,大地猛烈地抖动起来,山石崩塌,地表裂陷,6.5级强烈地震震撼着柯坪。霎时间,鸡飞狗叫,部分房屋裂缝倒塌,烟囱普...
78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1年(1942),柯坪县有2661户,总人口14248人。
79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柯坪县有3207户,总人口15629人(其中男8192人,女7437人)。
80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县人口的年龄状况基本上呈塔式结构,一般情况是年龄越大,人口越少。人口的平均寿命在逐渐提高。人口性别是男略多于女。
81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县在业人口的职业,因受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80%以上的人从事农、林、牧业。因经济不发达,企业不多,工人人口很少,商业人口更是寥寥无几。
82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县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采取了下列具体措施:
83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柯坪县农村地主对贫雇农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地租。地租一般是“五五分成”或“四六分成”(地主拿收获量的一半或六成)。地主只给佃户一半种子,坐享其成。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5月,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把地租减少三分之二,并于1...
84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9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柯坪县在五一公社进行包产到组的试点。1980年,进行包产到劳动力的生产责任制试点。1980年8月,县委下达了《进一步完善生产责任制的12条规定》。1981年3月,全县144个生产队中有101个实行包产...
85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柯坪县农作物都是当地的品种。新中国建立后,为提高农业产量,不断引进并扩大使用农作物良种,组织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进行品种检验和实验推广,对良种实行稳行、原种、株系圃繁育,同时推广了二圃制和三圃制良种繁育方法。1955~1985年,全县...
86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县的油料作物有大麻、胡麻、油菜、黄豆、红花、葵花等。黄豆、胡麻是在60年代引进种植的。油菜,1962年以前都是本地品种,1962年引进拜城黄油菜。1980年,引进乌什晋83黄豆和拜城胡麻。大麻一直是沿用本地品种,经多次改良后,产量和质量...
87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县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抓得比较紧,措施比较扎实。到1990年,已完成了小麦黑穗病、线虫病和玉米黑粉病的普查,对农作物病虫害加强了防治,发病率由原来的10~20%降低到了0.5%以下。
88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柯坪县使用的农具有布古尔斯(土犁)、坎土曼、手耙等,翻地、撒粪、播种、锄草、扛(培)土、开沟、灌水、修渠、装车等都用坎土曼,收割庄稼、割草一律使用镰刀,打场用木锨、牛皮筋筛子、木杈、石碾和牲畜踏场。
89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属农业县,但牧业生产占有较大比例。全县专门从事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28%。据1989年统计,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3%,平均每个牧业劳动力年净产值为237.78元,比农业劳动力净产值高85.02元。
90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县天然草场面积可以利用的仅20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5.21%,总载畜量为64398.22只绵羊单位(以下简称只),其中分布在北部山区的为92.4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21%,载畜量16450.1只;南部平原(盆地)可利用面积10...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