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李湖” 相关
共 5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晚清时期郯城县教育的变革概况,这个变革尽管是缓慢的,也远不彻底,或者说其形虽变,其质没大变,但是它总还算是向新的方向前进着。在这一变革中,于霭辰先生的贡献是卓著的,应该肯定,并予以留名。
2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郯城城里有一所远近知名的书阵(即学校),名曰一贯书院。她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历史之久,在临郯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这所书院,初创干离犖城70多里路的华岩寺村(原各凤仪村,旧属郯城,现为苍山县境区),明朝成化年间迁至郯城城里。
3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1980年,郯城县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相继进行了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调整中小学结构,普通中学学制恢复“三、三制”,普通高中保留5处,建立了2处职业技术学校、30多处初级联合中学,县乡分设实验小学和学区小学...
4
知识出处: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教育
书院是郯城县官办的最高学府。原址在县城西北磨山下,传说曾子曾在此讲过学,故名为'“宗圣堂”。明朝成化年间移建于城里北门内,改名为“一贯书院”。康熙年间,因地震而倾塌。乾隆十九年,郯城知县李湖拨款购宅一所,在文庙前街(现在第二实验小学处),草...
5
知识出处: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教育
乾隆十九年,郯城知县李湖拨款购宅一所,在文庙前街(现在第二实验小学处),草房三十八间,重建郯城一贯书院。同时拨给义田五百三十六亩八,其收入供书院开支。 书院的工作是组织童子试入选的童生进院学习,准备下年参加府试,学习内容仍是五经四书,予集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