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朱霁青” 相关
共 9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临沂红枪会成立于1925年夏,正是张宗昌督鲁之际。其组成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众共500余人;一是侯六合在抱犊崗山区收拢孙美瑶旧部200余人。是年八九月间即发展到1700多人,多是临、郷、费、峰、邳等县的农...
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1905年7月,孙中山先生由美国赴日本,组织同盟会。当时,临沂籍留日学生李光仪、赵保太、段荫远等,遂由丁鼎臣介绍,加入同盟会。李光仪等人入会以后,即经常把会内出版的各种印刷品及《民报》寄给临沂亲友、机关、社团、学校,借以扩大革命影响,宣传革...
3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陈干,字明侯,山东昌邑县人。生于一八八一年(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幼年因家贫不能就学。但他生性聪颖,常在塾房外偷听诗歌,立即成诵,稍长勤奋好学为昌邑县令胡铁霜所赏识,推荐至昌邑县书院读书。胡常以反满思想教育青年,训勉青年要为国雪耻、为民...
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临沂红枪会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夏,正是张宗昌督鲁之际。其组成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众共五百余人;一是侯六合在抱犊崮山区孙美瑶集团所率旧部共收拢二百余人。是年八、九月间即发展为一千七百多人,多是临、郯、...
5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袁永平,字秩臣,苍山县兰陵镇袁家楼村(旧属临沂县八区)人,后因迁居底阁村(今属枣庄市),亦云底阁人。少年时期上过几年私塾。十七八岁时,其父袁宗孝把他送到兰陵开源酒店学徒。袁永平一向善好结交,三朋四友时常到酒店玩耍,因此,多次遭到酒店老板的训...
6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二一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上,我国代表据理力争,迫使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交还青岛,并由中国出资赎回胶济铁路。但日本帝国主义对此并不甘心,妄图制造抗交借口,以继续霸占青岛和胶济铁路等殖民权益。
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 时代: 不详
袁永平,字秩臣,生于原临沂县八区底阁(今属枣庄市)富豪之家。民国五年(1916)十月,因运动山东新军被捕于台儿庄,判处一等徒刑,囚禁了八年多,十四年(1925)三月经特赦出狱。袁出狱后,遂以反奉为号召组织民众,并与侯六合等联兵。六月以后,反...
8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一九二五年九月,国民革命军河南第二路军“军座”岳文俊(亦作岳维俊)委任李纪才为鲁督,统率大军规复山东。并委朱霁青为山东游击队司令,袁永平为第一支队司令、刘敢臣为第二支队司令、王子衡为第三支队司令、刘竹溪为第四支队司令。九月三十日,袁永平、刘...
9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25年秋末,张苇村受命回到山东老家,以“中央大员”的身份,组织发动国民革命军,迎接北伐。他首先与兰陵一带的进步青年袁永平、王思玷、芙蓉的刘敢臣(国民党员)和临沂的侯六合(国民党员)等人取得联系,向他如告以南方革命军准备北伐的消息。袁永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