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3条
事件
2条
作品
12条

检索条件

与 “文陂乡渼陂村” 相关
共 23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前,青原区辖区范围的历史上未曾设过州(府)、县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校教育一直发展慢,规模小。但是,就其境内已出现的学校而言,有的在吉安教育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王阳明创办的青原会馆,刘绎执教三十年的阳明书院,培养了数位...
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01年3月,成立青原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一名副主任分管体育工作,内设体育科,工作人员1名。2002年10月23日,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更名为青原区教育体育局,一名副局长分管体育工作,内设体育科,下辖少儿体校和老年体协。2010年区教体...
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01年区财政划拨体育经费10万元,以后,随着区财政收入的增长,体育经费的划拨幅度逐年提高,2010年划拨体育经费59万元,是2001年的6倍。2009年,江西省体育局拨资金200万元兴建青原区球类健身房。
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后,南北文化在此相互交融、发展。至宋明时期进入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辖区内文风兴昌、书院广布,此后一直兴盛相传。进入近代,革命潮流风起云...
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播、电影逐步进入民间,但发展缓慢。青原区成立后,广播电视机构同时建立,电影逐渐淡出市场,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收看质量迅速朝高清、数字化方向发展。2007年,青原区委创办了区内第一张报纸——《青原》报。
6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1935年电影传入吉安,电影有形无声,被观众戏称为“皮影戏”。抗日战争时期,现青原区境内难民街、青原山偶尔会放几场黑白电影。1951年,江西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15队进驻吉安,电影开始进入青原区现辖区的农村。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辖区内农场看电...
7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前,青原区辖区内的医疗以中医药技术为主,兼有草药和民间偏方,医疗诊所数量和从业人数无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固创办了红军医院,后迁青原山等地,并开始接受西医技术治病。新中国成立后,各区开始建立卫生所,撤区设乡后,各乡均设卫生所。195...
8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下设爱卫办为区卫生局内设事业单位,各乡镇街道也设立了相应机构。
9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02年,根据市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要求,青原区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创建工作,动员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创建活动,投入资金实施环卫设施、自...
10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2003年3月3日,首届渼陂古村旅游文化节在文陂乡渼陂村举行。
11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2003年10月7日,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梁必骎少将回到家乡文陂乡渼陂村观光游览、看望乡亲。
1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建筑
康乐和亲居位于文陂乡渼陂村62号。始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高8米,长29.3米,宽22.8米,占地面积668平方米。组合式结构,布局为2组4单元,中间有横竖通道,切割成4个单元,两个正厅,两个花厅,均有厢房,天井小院,既可单独成立,又有机连成...
1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建筑
司马第位于文陂乡渼陂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前后两栋。前栋1厅2室,面阔26米,进深4.6米,高5.7米,占地面积119.6平方米;后栋面阔26米,进深11.4米,高8.6米,占地面积296.4平方米。现保存完好。
1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建筑
翰林第牌坊位于文陂乡渼陂村村前,牌坊坐西朝东,八字形门楼。门额“翰林第”,族人梁家璋直到60岁仍坚持科考,皇帝钦赐翰林,合族建此牌楼纪念。
1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遗址
位于文陂乡渼陂村北。依富水河岸而建,全长1000多米,现保存完整近900米。保留古风韵的客栈、店铺108家,粮食杂货、南北特产、布匹药品等店铺招牌依稀可见,沿富水建有18个古码头连通古街。古街路面中铺青石板,两侧为鹅卵石铺就,排水沟畅通。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