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德州” 相关
共 670 条 40 / 45
586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0年秋,黄沙会伏击日伪运输车4辆,缴获物资一批。
58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7年9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集团军沿津浦线大举南侵,拟攻山东,锋指德州。在冯玉祥将军指挥下,国民党军展书堂第八十一师自禹城急驰德州拦截,战至桑园,日军前锋受挫。正当展书堂部拟乘胜进攻马厂之时,却接到韩复榘令其速撤的命令,被迫撤回。
588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4年夏,4架美制国民党军轰炸机在桑园火车站轰炸拦截了2列日军军列后,追击3架“意大利号”日军飞机至德州城北上空。空战中,1架日机在长庄东南机场上空被击中坠落,并将停机坪上的4架飞机撞毁。
589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1868年(同治七年)5月至8月,张宗禹入山东,在德州、惠民一带(北至无棣、阳信,东至滨县、沾化、利津、西至商河、临邑、济阳)往来战斗,纵横驰聘。捻军的流动作战,使清军难以窥测,疲于奔命。张宗禹之弟、幼沃王张宗爵牺牲。宋庆、张曜、陈国瑞、郭...
590
减河 地理名称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河流
位于我市南部和东部,由四女寺分洪闸入境
591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村庄
位于德州城东40里。
592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艺术
木偶小戏,德州人民又称“玩小戏的”,“耍人的”。这种街头文艺、简而易行,大街小巷,凡居民区任何空闲地方都可演出,全部道具家当,只需一人,一条扁担挑着即可。一头是木架布制的小型戏台(长宽各约1米、高约80公分,支起来形似小庙),戏台下部四周,...
593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艺术
假二人摔跤,实为一人表演,故冠“假”字。一对半截假人,其上身骨架为木制,头戴假面具,外罩蓝布或青布大褂,假人两面对相,两臂相搭连,做摔跤状,肥大的大褂内,纱系人套裤、布靴子。表演时,艺人将假人木架用皮条系腰中背后面,钻入大褂内,双脚穿上一假...
594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气候、水文
“民间戏法”与“现代魔术”不同。魔术多是在剧场舞台上表演,观众距离远,并且常借助于幕布,灯光、电子道具……等,艺技逼真,而民间戏法则在街头撂摊,没有任何遮蔽,前后左右都是观众,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全凭艺人手疾眼快,技艺巧妙,干净利落,不露破...
595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艺术
艺人手牵猴子,小叭儿狗,背着简单道具,在庙会、市场、街头撂场,表演时艺人一手敲锣,一手牵着猴子,还拿着小鞭子(猴子性野,淘气好动,但最怕鞭子)。猴子和小叭儿狗,是从小训练,它懂主人的话,艺人叫它们干啥,它就干啥。如:猴子攀杠子、翻跟斗、戴假...
596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艺术
“拉洋片”,又称“西洋镜”。这种街头文艺,历史较短,产生于清末民初。德州拉洋片始于三四十年代,他们在药王庙会和城隍庙市场西跨院演出。所谓洋片,是把彩印的画片、镶在大镜框内,再吊置在大木箱里,由绳拉动起落,大木箱由四腿支撑,木箱正面有三至四个...
597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艺术
卖狗皮膏药大力丸的艺人,多在庙会、市场和宽敞的街头设摊。地上铺块布片,布片上放一木匣,匣内放着膏药和丸药,摊上扔着几件古代武器。如:花枪、单刀、钢叉、三节棍等。开场时艺人并不谈卖药,而是练把式、耍枪、耍刀,当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时,便停止练武,...
598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艺术
打拳卖艺,此行艺人大多在庙会、市场一角,宽敞街头撂场,场地上摆有单刀、花枪、宝剑、三节棍、七节鞭……等古代武器。开场时先练上套拳脚,如:张飞蹁马、苏秦背剑、夜叉探海、鹞子翻身……观众围拢来,收住拳脚,双手抱拳,开始说话:方才有位先生问道,你...
599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艺术
“数来宝”又叫“敲牛排的”,虽然以乞讨为生,并不能算为乞丐。一、要钱不要食物。二、学有丰富通俗的民俗知识,凭借灵牙利齿,即兴表演的说唱本领,赢得人们施舍,所以应归入街头艺人之列。这种艺人肩头背个装钱的布褡子,双手拿着两把牛胯骨(行称合扇),...
600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 类型: 艺术
这种艺人,大多一老一小,老者为男性(也有盲人),小者为姑娘。老人肩头背一布褡子,手拿一把胡琴,拉的非常娴熟,音调悦耳。小姑娘嗓音圆润而带有稚气,他们在商号店铺门前唱上段,给一二角钱便走。或在宽敞街头撂场,围观的人多,唱一段,要一次钱。有时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